生物安全防控包括环节较多,且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只有抓好每一个环节,才能使疫病无隙可乘,无孔可入。 1 养鸡场环境控制措施 1.1养鸡场地的合理选择和布局 养鸡场的选址应符合农业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的有关规定,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通风、水源良好,远离居民区、屠宰场,特别是鸡产品加工厂,周边常年没有地方性动物疫病的存在。 规模化养鸡场的建筑物分区与布局应当从人和动物保健的角度出发,应将生产区、销售区、行政管理区和职工生活区严格分开,并尽可能根据不同的生产功能将生产区划分成若干个较小的、互相独立并距离较远的小区或分场,并根据地势和主风向合理安排各个功能区的位置,并且各功能区之间应设立屏障和进出门岗。场内、外道路布局合理,严格区分场内、外道路及场内净道和污道,避免交叉感染。 1.2严格控制养鸡场与外界及鸡场内人流、物流 设立门岗,并建立物品和人流进出消毒制度,凡是进出养鸡场或不同功能区之间物品和人员,均应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 1.3控制飞禽、节肢类、啮齿类等动物接近生产区 1.4生产区内应保持合理的鸡舍密度,不同栋舍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2 合理的鸡舍建筑和舍内内环境控制措施 2.1良好的鸡舍内环境需要能够给鸡只提供良好的通风、温度、湿度、光照控制等措施,避免鸡舍内温度过高、过低、忽高忽低、通风不良、粉尘过大、氨气等有害气体超标等。 2.2鸡舍周围应设置挡鼠板、纱窗等,防治啮齿类、节肢类及飞鸟、昆虫等动物进入鸡舍。 3 单一品种饲养和全进全出 不同品种或不同日龄的家禽对疾病敏感性和抵抗力不同,多品种、多日龄家禽混养容易造成疾病多发,且病原体容易发生变异。无数实践证明,单一品种饲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法是预防疾病、降低成本、提高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4 净化饲养环境 如果一个鸡场内传染性疾病不断,可将鸡场(某个生产区或某栋鸡舍)清栏,然后将鸡舍和用具彻底消毒,空置一段时间后再重新进鸡饲养。具体消毒措施可以先物理消毒(清扫、冲洗),后化学消毒(各种消毒药)的方法进行。消毒完后空置2~3周,进鸡前打开门窗,排除残留的刺激性气体。 5 满足家禽营养需要的饲料 5.1营养本身需求 尽管饲料工业发展水平已较高,但营养性疾病问题仍有出现。常见因素有饲料中某些成分含量不足,某种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的实际含量低于计算含量,饲料的加工贮存不当,不同成分的拮抗作用,或由于家禽患病或使用某些治疗药物后对某些营养成分需要量的异常增加等。应根据实际情况满足家禽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防止家禽营养缺乏病的发生。 5.2无特定病原 饲料成分较多,且加工、运输等过程容易受病原微生物污染。在饲料加工过程可适当采用熟化、添加酸化剂等手段,减少病原微生物尤其是细菌的污染程度。 |
上一篇:揭开肉蛋奶质量安全“谣言”真面目
下一篇:沈建忠:如何正确认识兽药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