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业是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新的增长点,是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南肉牛业必将成为畜牧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的主攻产业。 一、在调整畜禽生产结构上,突出肉牛产业 一是发展肉牛产业,有利于调整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也是畜牧业大省。受传统养殖和消费习惯影响,加之政策导向作用,生猪生产在畜禽结构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猪肉在肉类结构中占65%以上;家禽生产具有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高等特点,发展较为迅猛,禽肉在肉类结构中占17%;而肉牛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牛肉在肉类结构中仅占11%。未来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是饲料粮,猪禽作为食粮型动物,全国每年猪禽消耗转化粮食约3亿吨,数量巨大;而牛羊是草食动物,主要饲料是农业秸秆和牧草。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来说,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型家畜,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节粮型”畜牧业发展之路,是推动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省将按照“强猪、壮禽、扩牛、增羊”的指导思想,在稳定猪禽生产的同时,加快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发展。 二是发展肉牛产业,有利于调整优化畜禽空间布局。依托畜牧产业优势和地域特色,加快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探索一条“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突出发展肉牛产业。以豫西南、豫西地区为重点,大力发展母牛养殖;在京广线以西平原区,大力发展肉牛标准化规模育肥;在黄河滩区和平原地区,大力发展饲草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牛产业重大专项,组织落实好国家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肉牛大县、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等项目政策,积极培育母牛养殖和优质饲草种植基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引导大型肉牛龙头企业在“三山一滩”地区建立母牛生产繁育基地,鼓励企业在国外建设生产加工基地,支持龙头企业进口牛肉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抢占国内中高端市场,提高牛肉加工企业产能利用率。 三是发展肉牛产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不仅是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和其他农副产品,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实选择,而且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牧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改善的有效途径。我省秸秆资源开发潜力大,全省可饲用秸秆产量1720亿斤,目前饲料化利用率仅为29%,如果将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可多转化利用秸秆860万吨。按每头肉牛年消耗干秸秆6吨测算,可新增肉牛养殖量143万头。按每头牛产净肉200公斤计算,可增加牛肉28.6万吨,增加收入143亿元,每亩地可增加收入400元。 二、在推动循环发展上,突出肉牛产业 一是促进种养结合。发展草食畜牧业是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着力点,既有利于促进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形成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又能解决地力持续下降和草食畜禽养殖饲草料资源不足的问题,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效配套衔接,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素质,提高综合效益。今年,我省作为全国“粮改饲”试点省份,中央安排资金5866万元,要求完成105万吨全株玉米青贮任务,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养结构指明了方向。我省将扩大青贮玉米和花生等作物种植面积,优化种植业结构,扩大牛羊养殖规模,示范引领全省种养业“以养定种、种养平衡”,实现养殖业与种植业的有效对接。 二是促进秸秆转化利用。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资源,更是宝贵的饲料资源,“用则利,弃则害”。河南地处适宜肉牛养殖的黄金地带,是国家规划的中原肉牛产业带的核心区,年产可饲用秸秆8600万吨,秸秆资源利用潜力巨大丰富。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户充分利用浅山丘陵区饲草土地优势,发展基础母畜养殖,形成“浅山丘陵区母畜繁育,平原农区育肥”和“户繁企育”的新型产业结构。引导平原农区中小型养殖场发展青贮玉米和优质饲草种植,建立完善“自繁自育”养殖模式;大力推广秸草搭配、青贮饲料防霉变、全混合日粮、肉牛配合饲料等技术,不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提高秸秆利用率。 三是促进粪污利用延长循环链条。农牧结合催生出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不仅能实现畜牧污染零排放,而且还拉长了生产链条,实现养殖户、种植户合作共赢。近年来,河南大力培育肉牛、奶牛产业化集群,遵循“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资源循环利用链条,逐步构建农牧业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示范推广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大力推广“牛—沼—菜”“牛—沼—林”“牛—沼—粮”等模式,促进菜(果、茶、粮)产业与畜牧业有机结合;加快畜禽粪污综合处理利用,积极开展牛粪生产有机肥使用试验示范和宣传培训,大力推广有机肥还田利用;积极引导利用牛粪养殖蚯蚓,实践证明,每30头牛所产的粪可养蚯蚓一亩,每亩可年产蚯蚓2-3吨,蚓粪40吨,可增收入1.5万元,每头牛可增收500元。按照“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总要求,大力推广“就地消纳、就地利用”“区域配套、循环共生”“生态放养、自然利用”和“分散收集、集中处理、商业化运作”等农牧结合发展模式,示范带动全省生态畜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