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院,陕西杨陵712100) 摘要:麻醉作为一种动物保定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小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外科手术。麻醉分为吸入麻醉、非吸入(注射)麻醉和局部麻醉,目前适用于小动物临床的主要是非吸入麻醉。选择理想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小动物诊疗的重要环节。论文介绍了犬猫注射全身麻醉的方法, 麻醉前准备,常用麻醉药物以及如何应用联合用药来取长补短对犬猫实施全身麻醉等。
全身麻醉是中枢神经系统在药物的作用下逐渐失去意识,终止意识对疼痛刺激的反应。麻醉是一种人为的生理过程,这一过程是暂时的,可逆的,当解除麻醉或药物代谢后即可复苏。在宠物临床工作中,诊断、治疗、外科处理及手术等都需要采取妥善的麻醉。犬猫麻醉的目的是简化保定方法,消除手术疼痛,确保动物生命安全及防止人员意外损伤,为顺利进行手术创建有利条件,促进动物术后迅速恢复健康。麻醉是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但在很多情况下,麻醉术也是犬猫临床诊疗的重要手断。 犬、狼、狐狸投药的重要性,对中间宿主寄生的中绦期幼虫驱杀的必要性依然没有清楚的认识。在广大牧区牛羊发病后主要引起运动和视觉障碍,大部分患畜主要是由于运动和视觉障碍,造成离群归牧困难,因此被狼、狐狸吃掉,而狼、狐狸等是多头蚴病终末宿主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就形成了新的传播循环;目前在无法实施野生动物投药防控的情况下,进行中间宿主治疗,杀灭中绦期幼虫,可以有效的阻断多头蚴传播的链条,对该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全身麻醉关系动物的安危,轻者直接影响动物的手术治疗效果,重则危及动物的生命。从防范的角度要把麻醉的风险降到最低的限度,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所以,在麻醉前要进行麻醉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麻醉方案,严格掌握麻醉药的用量,详细检查犬猫的各项生命指标。小动物全身麻醉的方法较多,鉴于我国的国情,国内还尚未普及较为先进的吸入麻醉方法,临床上还大多采用肌肉或静脉的途径给药。 1.麻醉前准备 犬猫麻醉前的准备和处理,是做好麻醉的关键。 麻醉前准备的主要任务是对动物病情做详细调查,并根据其病情、手术的性质、范围及其种类确定麻醉方法和给药途径,估计麻醉期可能发生的变化,尽可能减少不良后果。 1.1掌握病情 首先了解犬猫的病史和既往病史,是否患过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检查动物的体质、营养状况、可视黏膜变化及生命指征,结合实验室检验和其他特殊检查,对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估。 1.2动物准备 一般择期手术的犬猫,应该提前一天住院,以便对其做进一步观察,也有利于动物适应医院的环境。麻醉前犬猫应该禁食12h,若系胃肠道手术应禁食24h。麻醉前禁水4h。 对于病情严重不能急于麻醉和手术的犬猫,应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待病情缓和、各系统功能处于良好状态时再进行麻醉手术;对严重外伤和严重脱水、酸中毒者,应尽快补充液体、输血或给予碱性药物治疗;对休克动物应根据其病因采取各种措施改善循环功能;呼吸系统感染者,应在控制感染后再进行手术;严重骨折患者,应待炎症减轻,体温正常后再进行手术。 1.3麻醉器械及药品准备 为防止在麻醉期发生意外事故,麻醉前应对麻醉用具和药品进行检查,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全面考虑,慎重对待,并做好各种抢救药械的准备,合理选择麻醉前用药。 2.麻醉前用药 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在于消除动物的恐惧和不安,减少疼痛和肌肉紧张,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减少麻醉的副作用,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唾液分泌和胃肠蠕动,防止呕吐;提高痛阈值,促使麻醉诱导和苏醒更平稳,以确保麻醉的安全性;增加心血管功能,减少麻醉药用量和改善全身麻醉反应,是麻醉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应引起高度重视。常用的麻醉前用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2.1神经安定剂 神经安定类药物主要有镇静、催眠、抗惊厥和肌松作用,便于动物的捕捉和保定,减少麻醉药的用量。此外还有抗麻醉药和交感神经刺激所致的心率失常、抗组胺和抗吐作用。 2.1.1盐酸氯丙嗪 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神经安定剂。一般在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也可静脉注射。可使动物安静,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强化麻醉的作用。肌肉注射量,犬1 mg/kg~2mg/kg,猫2mg/kg~4mg/kg。 2.1.2地西泮 肌注给药45min 后,静注5min 后,产生镇静、催眠和肌松作用。犬、猫0.5 mg/kg~1mg/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