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这是顺应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加强畜禽粪污治理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重大民生问题。一方面,由于粪污处理不到位,一些养殖场周边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受到污染,群众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反映强烈,这类报道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广大消费者从动物福利、健康消费等不同角度,也对畜禽养殖环境控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顺应人民群众对畜禽粪污治理的新期待,以更加务实高效的作风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既是我们行业管理部门的新任务,也是我们行业管理部门拓展工作的新领域。 第四,这是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是破解畜牧业资源环境约束,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选择。在全国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这种局面若不彻底加以改变,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就将动摇。因此,必须举全行业之力,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模式,努力走出一条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应把握好几个重点问题 近年来,畜产品总量稳定增长,规模养殖比重持续提高,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解决畜禽粪污处理问题,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辩证法、坚持两点论,统筹兼顾生产生态两大目标,以粪污综合利用为核心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手段破解产业发展困局,促进畜牧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此外,病死畜禽和畜禽粪污都是畜禽废弃物的主要来源,工作中要因地制宜,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重点要把握好四个方面问题。 第一,要始终坚持保供给、保生态的根本任务不动摇。吃饭问题始终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保障肉蛋奶等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始终是畜牧业发展的根本任务。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未来一段时期畜产品消费需求仍将刚性增长,畜牧业保供给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但是,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比重低,大部分中小规模养殖场设施水平不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仍不稳固,一旦出现滑坡短期内难以恢复。近几个月生猪价格恢复性上涨,既是价格规律周期性波动的体现,也与个别地区大幅调减养殖规模、禁养限养有一定的关系。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的方向不能改变,保护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调不能偏离。要准确、科学把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推进的力度和节奏,畜牧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但更不能片面强调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超越现阶段畜牧业发展实际,提出过高的标准和要求,从而影响畜产品供给。目前,个别地区片面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简单限制甚至禁止畜牧业发展,畜禽养殖量大幅下滑,猪肉等主要畜产品自给率显著下降,应当引起各地高度重视。 特别是那些作为生猪主产区和调出区的水网地区,承担着主要大中城市的猪肉供给任务。针对水网地区的特殊性,我们要坚持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并重、环境优先的基本思路,工作中要避免简单化“一刀切”。据了解,有的地方生猪养殖快速萎缩,总量调减超过50%。对这些环境敏感区域,划定禁养区,调减养殖规模,对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但不能简单化,更不能一禁了之、一减了之,还要科学规划重点发展区域,确保畜产品自给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第二,要始终坚持种养一体、农牧结合的根本出路不动摇。养殖污染不同于工业污染,前者往往是可逆、可转化的过程;畜禽粪污不同于工业污染物,是可降解、可利用的宝贵资源,不能简单套用治理工业污染的思路和方法来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实践表明,一些大型养殖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按工业化模式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期望实现达标排放,最后因投入和运行成本太高,最终不得不放弃。目前,我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低与土壤有机质持续下降并存,养殖有肥料,种植有需求,要把农牧结合、循环发展作为破解畜禽养殖污染难题的重要手段,努力打通畜禽粪污还田利用通道,促进粪污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昨天,我们参观的金林原种畜牧有限公司就是一家集生猪养殖、饲料加工、茶叶生产、水产养殖、苗木培育于一体的科技环保型农牧结合的现代农业企业。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河南作为畜牧业主产区在这方面处理得就比较好,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他们立足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全省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