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帮助员工自我发展 在员工个人的发展方面,管理者应帮助员工明确发展方向与目标,目标就是人们实现组织远景的步骤。不仅如此,目标还应是确切的、可衡量的里程碑,让员工可以测量他们在成功之路上的进展情况。目标为人们提供了可以为之奋斗的东西—使他们的工作更加有趣和充满意义。随着目标的逐一实现,员工对于工作也就越来越有信心。例如,对于年轻员工,在基础生产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而且干得较好的,可以先提拨为生产线长(组长)。在这个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考察。考察期满后,根据需要和个人的能力情况,可提拔为配种员、兽医等技术职位。或者了解员工个人的想法,看他们想向哪一个方向发展,在有可能的情况下给予满足。根据每个员工的特点委以不同的工作,如沉稳、细致的人适合人工授精方面的工作;精明、干练的人适合兽医方面的工作。技术全面,组织能力强的人则可以往场长的角色去培养。尽量做到扬避短,才尽其用,员工的积极性也会高涨,管理起来也顺手。 3.员工培训的内容 3.1 兴趣 首先要培养员工对所从事的养猪行业的兴趣。改变以往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从事农业尤其是养猪业社会地位较低的想法。现代农业在今时今日,社会地位已大大提高。让员工认识到,养猪行业是大有可为的。特别是对于文化和学历不高的年轻人来说,只要能吃苦耐劳,肯钻研,照样有机会在猪场中晋升到较高的岗位。而且,与劳动密集型的工厂相比,猪场的工作节奏没有那么紧张,加班相对较少,也比较适合中年人就业。 3.2 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养猪行业是很细致的工作,需要员工高度的责任心。生产猪群特别是母猪群全靠饲养员的责任心。比如说,在喂猪时,如果猪群有异常或是有猪生病,负责任的员工马上能感觉得到;而不负责任的员工只管喂猪,其他情况感觉不到或是感觉到了但不想去管。这样,虽然同样是干活,但效果却完全不同。因此需要经常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的教育,还要建立一套生产岗位责任制,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 3.3 合作精神 猪场生产线的岗位是环环相扣的,每位员工都不是独立地工作,只有密切地合作,整个猪场的生产水平才能提高。要强化员工彼此的合作精神,把它列为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 3.4 技能 经验丰富的员工是无价之宝。经验丰富的员工不仅能在较短时间内创出高质量的工作成果,还能长时间发挥最大潜能。而行业新手即使经过数周或数月培训也很难达到这种程度。因此对员工的技能培训是非常重要又是长期性的工作。 技能的培训有多方面的内容。对于饲养员来说,投料和猪群观察是最主要的内容,要保证自由采食但又不浪费饲料,这就要求饲养员讲究投料的技巧。即使有先进的设备,也还需要负责任的跟进。对猪群的观察也是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猪群的精神状态、采食情况和粪便情况大致反映了猪群的健康情况。要培养饲养员成为一个初级的兽医,能给猪看病和接种疫苗。当然,对于兽医和配种员来说,就有更高层次的要求了。 4.员工培训的形式 4.1 正规的学历教育 鼓励员工参加正规的学历教育。例如参加一些大专班教育、自学考试等,还有一些正规的技术培训班。取得学历或证书的,给予一定的经济资助。对于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也给予支持,即使他们以后不一定回场工作。这样可以在场内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使人才不断涌现,也能在行业内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 4.2 参加技术研讨会 鼓励和创造机会给员工参加一些行业内的技术交流会、研讨会等。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并让他们增长见识,对行业的新知识新动态有所了解,同时可提高在业内的地位。 4.3 请专家到场讲课 利用自己人脉关系,定期邀请一些行业内的专家来场讲课,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培训形式,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同时可使场内大部分员工都能现场听课,并能增加场内员工的凝聚力,也起到了建设猪场企业文化的作用。 4.4 场内技术交流 场内的技术交流是最简单易行的,同时也是必须的。场内的技术骨干要有定期的技术研讨会,全场员工也要定期开会,可以分开不同的组别进行,不低于每月一次。场内技术交流是解决存在问题的最有效措施,同时通过相互的研讨,也能有效地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增强凝聚力。 养猪是一项极其细致的工作,在发展养猪事业的同时,也重视猪场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两者同步发展,就可以把养猪生产水平提高至一个新的高度。 |
上一篇:建立养猪合作社如何盈利?
下一篇:近年养猪业发生的五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