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篇

我国养猪场用工现状及对策

日期:12-30 作者:阳光畜牧网- 小 + 大

  目前我国的养猪生产正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的问题频繁地发生,国家的政策倾斜,更加速了这种进程。随着养猪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与之相配套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以及生产管理方案也不断地完善。使得养猪生产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基础母猪500头,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有2000余个。各大养殖企业不断扩大养殖规模,非养殖巨头也纷纷投资养猪业,利用国家扶持生猪养殖的契机,将国内养猪产业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全国养猪业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种猪的引进,养猪生产设备的配备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与此同时,相对于我国养猪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和较为先进的养猪生产设备而言,我国猪场大多数员工的素质尚没有根本性的提高。这是造成我国养猪生产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有较大差距的最主要原因。
    1.猪场用工情况的现状
    1.1 整体素质偏低
  我国目前许多资多流向养猪行业,新建和扩建的规模化集约化猪场不断涌现,因此对员工的需求大增。许多猪场在招工时对员工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只要肯干就行,许多员工入行时完全是新手,如此状况以致猪场的生产成绩无法提高。
    1.2 流动性大,用工成本增加
  由于新增的猪场对员工的需求量大,招工的主要途径便是通过提高待遇在其他猪场挖人,有经验的员工更加吃香,如职业场长、配种员、兽医和接产人员等。挖来一个职业场长,同时也可带来一批新员工。如此一来,导致整个养猪行业人员流动非常频繁,恶性竞争情况严重,导致人力成本急剧上涨,目前的人工成本,比起五年前,差不多上涨了100%。部分猪场的老板的主要精力用于招工和应付由于人员辞工而造成的生产岗位空缺,根本没有精力去考虑生产水平的提高。
    1.3 中老年人偏多
  由于养猪行业的特殊性,一般位置较为偏僻。而且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去。条件较多的大型猪场,情况稍为好一些。但能够长时间留在猪场的还是少部分人。因此目前猪场的员工大多数是以中年夫妇为主,老年夫妻也不在少数。导致猪场员工总体素质偏低,接受新知识新理念的能力相对较差。
    2.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鉴于目前大多数猪场员工的现状,猪场管理者在招人、留人等方面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例如提供较好的待遇福利,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等。对员工的培训是猪场管理的重要内容及基础工作,也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赢得员工忠诚的重要手段。许多企业家都认为,“给员工最好的福利就是培训”。
  当然也有许多猪场老板担心的是培训人员的流动问题。某个猪场的培训人员流动,对该企业而言是成本外溢,但对其他企业而言,则是资源共享。如果每个企业都视员工培训为自己的责任,那么整个养猪行业员工的素质就会有很大的提高。真正的企业家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反过来也会促进经济效益。同时,流动员工的口碑也能提高企业在同行中的地位。
    2.1 为员工的提升创造机会
  每位员工在就业选择时,除了考虑福利待遇之外,还需要考虑个人的发展空间。猪场员工也是如此。猪场所需要的大多数是实用型的人才,因此猪场在场内有管理或技术岗位空缺时,应首先考虑在场内的员工中选拨。管理者对内部人员的情况比较清楚,而且从内部选拨晋升的人才对猪场的情况也比较了解,忠诚程度相对较高。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提拨晋升的机会使内部的员工觉得更有奔头,工作的积极性更高。随着猪场的扩大或是建设分场,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内部选拨晋升是快速而又最有效的途径。
    2.2 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
  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推行实际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指导员工实施职业发展规划,运用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作为牵引,要大力组织和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和技能明星评选活动,对于优胜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建立对有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和拔尖人才的奖励制度,授于他们荣誉称号或给予一次性的奖励、特殊津贴等福利待遇。鼓励员工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去提升自我。让不同层次的员工能够顺利实现不同阶段的需求和自我价值,激发团队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有了好的激励机制和责任心,猪场的管理和生产才会提高,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建立养猪合作社如何盈利?

下一篇:近年养猪业发生的五大变化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