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中小型养猪场数量迅速增多,消毒是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菌、切断和预防疫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措施。根据当地的疫情和具体条件,养猪场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消毒制度,以确保猪群健康、猪场安全生产。 1 人员消毒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养猪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必须在场门口更换靴鞋,并在消毒池内进行消毒,场门口设消毒池,用2%—3%火碱溶液消毒,3d更换一次。有条件的养猪场,在生产区人口设置消毒室,在消毒室内洗澡、更换衣物,穿戴清洁消毒好的工作服、帽和靴经消毒池后进入生产区。 2 环境消毒 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一次,猪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在大门口猪舍入口设消毒池,使用2%火碱或5%来苏儿溶液,注意定期更换消毒液。每隔1—2周,用2%一3%火碱溶液(氢氧化钠)喷洒消毒道路;用2%一3%火碱或0.5%的过氧乙酸喷洒消毒场地。被病猪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的地面土壤,可用5%一10%漂白粉溶液、百毒杀或10%氢氧化钠溶液消毒。 3 猪舍消毒 每批猪只调出后要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据试验,采用清扫方法,可以使畜禽舍内的细菌减少21.5%,如果清扫后再用清水冲洗,则畜禽舍内细菌数即可减少54%—60%。清扫、冲洗后再用药物喷雾消毒,畜禽舍内的细菌数即可减少90%。用化学消毒液消毒时,消毒液的用量一般是以猪舍内每平方米面积用1—1.5L药液。消毒时,先喷洒地面,然后墙壁,先由离门远处开始,喷完墙壁后再喷天花板,最后再开门窗通风,用清水刷洗饲槽,将消毒药味除去。在进行畜禽舍消毒时,也应将附近场院以及病猪污染的地方和物品同时进行消毒。 3.1 预防消毒 在一股情况下,猪舍应每年进行两次(春、秋各一次)预防消毒。在进行猪舍预防消毒的同时,凡是猪停留过的处所都需进行消毒。在采取“全进全出”管理方法的机械化养猪场,应在每次全出后进行消毒。产房的消毒在产仔结束后再进行一次。猪舍的预防消毒,也可用气体熏蒸消毒,所用药品是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方法是按照猪舍面积计算所需用的药品量。一般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25mL,水12.5mL,高锰酸钾25g。计算好用量以后,将水与福尔马林混合。其后将高锰酸钾倒入,用木棒搅拌,经几秒钟即见有浅蓝色刺激眼鼻的气体蒸发出来,此时应迅速离开畜禽舍,将门窗关闭。经过12—24h后方可将门窗打开通风。 3.2 临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发生各种传染病而进行临时消毒及终末消毒时,用来消毒的消毒剂随疫病的种类不同而异。一般肠道菌、病毒性疾病,可选用5%漂白粉或1%—2%氢氧化钠热溶液。但如发生细菌芽孢引起的传染病(如炭疽、气肿疽等)时,则需使用10%—20%漂白粉乳、1%—2%氢氧化钠热溶液或其他强力消毒剂。在消毒畜禽的同时,在病猪舍、隔离舍的出人口处应放置设有消毒液的麻袋片或草垫。 3.3 带猪消毒常用的药物有0.2%—0.3%过氧乙酸,每立方米空间用药20—40mL,也可用O.2%的次氯酸钠溶液或0.1%新洁尔灭溶液,为了减少对工作人员的刺激,在消毒时可佩戴口罩。本消毒方法全年均可使用,一般情况下每周消毒1—2次,春秋疫情常发季节,每周消毒3次,在有疫情发生时,消毒1—2次/d。带猪消毒时可以将3—5种消毒药交替进行使用。 3.4 保健消毒 妊娠母猪在分娩前5d,最好用热毛巾对全身皮肤进行清洁,然后用0.1%高锰酸钾水擦洗全身,在临产前3d再消毒1次,重点要擦洗会阴部和乳头,保证仔猪在出生后和哺乳期间免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哺乳期母猪的乳房要定期清洗和消毒,一般每隔7d消毒1次,严重发病的可按照污染猪场的状况进行消毒处理。用护仔安涂抹于生产母猪的体表(包括母猪后躯、乳头、阴户等部位),减少炎症发生,也可涂抹于新生仔猪体表,起到干燥、抑菌作用。 4 用具消毒 定期对保温箱、补料槽、饲料车、料箱、针管等进行消毒。一般先将用具冲洗干净后,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一0.5%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进行熏蒸。 5 粪便的消毒 患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病畜、粪便的消毒方法有多种,如焚烧法、化学药品消毒法、掩埋法和生物热消毒法等。实践中最常用的是生物热消毒法,此法能使非芽孢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粪便变为无害,且不丧失肥料的应用价值。 |
上一篇:猪场五处消毒死角,你没注意到?
下一篇:带鸡消毒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