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奶业生产形势——奶业发展有四个转变 1、奶业发展轨迹由高速增长转变为稳定发展 从2000年到2013年,以三聚氰胺为节点,奶类总产量连续跨越了1000万吨、2000万吨、3000万吨;奶牛存栏也从400多万头增长到了1000多万头。到2008年以后奶类总产量和奶牛存栏相对都趋于稳定。 2、产业素质从分散型向规模集约型转变 2008年以来,奶农从260万户下降到180万户,100头以上养殖场从7800个增加到13400个,100头以上存栏比重从19.5%提高至41.1%,奶牛单产从4.8 吨提高至5.5吨,机械化挤奶率从51%提高至90%。 3、奶源由立足国内转变为对外依存度提高 我国奶源自给率从95%降至78%。今年上半年奶粉进口68.1万吨,今年突破100万吨应该没有问题。但是进口多大量,怎样控制进口的节奏,我们应该尤其关注。我们不能简单的将进口奶粉等同于进口资源,应该要统筹考虑国内产业发展、粮食转化和劳动力就业情况。 目前国际有一个新动向——向中国多出口畜产品,少出口粮食,即国外用廉价的粮食,加上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生产出低价的畜产品,再加上10%-15%的关税,就可轻易的出口到中国。那么国内如何发展,如何应对这种冲击,就必须采取一定得措施,包括建设奶源地基,提高产品质量,占领市场份额等。 4、养殖形势总体由差向好 据对750个场户的监测,当前成母牛平均单产约5.5吨,推算年盈利3000元。对1.17万家奶站统计,7月份奶牛存栏增1.7%,生鲜乳收购量同比增加8.1%。上半年,规模户增6.9%,散户减4.8%。 二、国家扶持奶源基地建设的政策 以前我国奶源的发展模式是“重加工、轻养殖”模式,这是导致奶荒时候抢奶,奶多的时候拒奶的一个原因,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现在要更重视奶源基地建设。国家扶持奶源基地建设主要体现在: (一)有规划指引 《全国奶业发展规划》、《奶业优势区域规划》、《振兴奶业行动计划》等,提出了重点建设东北内蒙古产区、华北产区、西部产区、南方产区和大城市周边产区等五大奶业产区,要求配套相关政策措施。 (二)有政策要求 1、《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如:新建加工项目可控奶源不低于加工能力的40%;改扩建项目不低于原有加工能力的75%。 2、《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如:以生鲜乳为主要原料的,奶源全部来自企业自建自控奶源基地;支持兼并重组企业奶源基地建设。包括:自建牧场、良好规范、苜蓿配套、产业链一体化。 (三)有资金支持 2007年当年国家对奶业的支持不到2个亿,2013年中央扶持资金已经为25亿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 2008--2013年共投入32亿元,累计补助3982个奶牛养殖场(小区)。从2013年起,每年项目增至10亿元。依托项目还开展奶牛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农业部从2010年以来,启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四年来,共创建3397个示范场,其中奶牛613个,省市县也分层次创建,提高了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 2、奶站机械设备购置补贴 补贴方式与农机具购置补贴一致,自2009年起,对挤奶机、储奶罐和运输奶罐等进行补贴。补贴比例总体上为购机金额的30%,单个机械补贴不超过12万元。2009-2012年,中央财政投入5.56 亿元,补贴挤奶机15647 台,补贴贮奶罐和冷藏罐 6484 台。 3、奶牛良种补贴 2005年,国家在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和山西4省区开展试点。2008年覆盖至全国。 2005-2013年,奶牛良种补贴资金共计17.55亿元,每年补贴泌乳牛800万头。这个政策今后可能还会调整。 4、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补贴 2008-2013年每年2000万元。2014年增为3870万元。参测奶牛由22.9万头增加到52.9万头。目前,有1000多个奶牛场持续参加生产性能测定,数据显示,参测奶牛日均产奶量由22.1千克增加到24.8千克,体细胞数由66.1万减低到42.1万个/毫升。 |
上一篇:农村养殖牛羊市场空间究竟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