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混合感染不断出现,多病联发或并发增多,增大了防治难度。在生产实际中,随疫病的增多,养殖密度的加大,加上环境消毒不严,预防措施不力等原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同时感染,继发感染或病原的混合感染,在许多养殖场变得很普遍。目前,生产中发生的禽病,有多种病毒病同时感染的,如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有多种细菌病同时发生的,如大肠杆菌和支原体病;有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的,如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大肠杆菌病;有病毒和寄生虫同时发生的,如新城疫和球虫病;有细菌和寄生虫同时发生的,如大肠杆菌病和球虫病;有遗传因素和饲养管理造成的,如呼吸系统疾病。另外,一些不同的病原还可以引起相同症状的疾病,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禽流感、鸡毒支原体感染、传染性鼻气管炎、大肠杆菌病、禽痘、肿头综合征、马立克氏病、禽霍乱、曲霉菌病、气囊螨虫病、氨中毒、福尔马林中毒、维生素A缺乏、腹水症等都可以引起呼吸道症状。这些病原的混合感染十分多见,而单一接种某种疫苗免疫效果也不是很理想。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白血病以及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等还可引起免疫抑制。 3.禽病防治工作应对措施 禽病防治工作的目的是:保证养禽业的持续稳步发展,使养禽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都得到较大的提高。禽病防治工作的前提和着眼点是预防疫病的发生,是防病而不是治疔,是以家禽群体为对象。而不是以个体为重点,防治工作的重点仍是各类传染性疾病,同时兼顾其他疾病;既着重于集约化禽场的疫病防治,也要兼顾广大农村散养户家禽的防疫。 3.1认识当前禽病发生和流行特点,把握禽病发生的趋势。 随着养禽业的快速发展 禽病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其发生和流行的主要特点及其趋势是:禽病种类不断增多,旧病未灭,新病又不断增加,其中传染病的发生率最高;细菌性环境性传染病的发确率上升,危害性日趋严重。如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葡萄球菌病、绿脓杆菌病、支原体病、鸡副嗜血杆菌、波氏杆菌病等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的养禽场中,成为或正逐渐成为养禽场的常在菌和多发病,为禽病防治工作中的一个新的难点;病原变异多见,疫病发生趋向于非典型化和复杂化,增加了疫病诊断和防制的难度;饲养管理方式和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与遗传背景相关的疾病发生率明显上升;营养代谢性疾病和中毒性疾病的发生亦有上升趋势。 3.2加大推广新技术的力度,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要做好禽病防治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一系列相关法规和制度,需要一大批专家教授和专业技术人才,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逐步提高养禽业及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应该采取开展知识讲座、举办培训班、开展经验交流等形式,使禽病诊断和防治技术的新成果得到推广,使他们特别是基层兽医人员的知识逐渐得到普及和提高。另外,还应该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通过政府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引导,使广大农户不要在某一区域内过分密集的兴办养殖场,并推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合理使用药物,严格控制产品的药品残留及添加剂的残留,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发病率,增加经济效益。 3.3 控制环境污染,实行生物安全措施 环境污染是引起疫病流行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禽场饲养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强调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在禽病防治中更具有现实的意义。虽然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养殖条件好一些,但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由于环境治理投入不足,一些疫病长期存在,并有新病不时出现;相比之下,绝大部分农村养殖户饲养条件更差,生产者缺乏防病知识,消毒不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因此,必须采用“全进全出”制,并对禽舍进行彻底的清洗,减少疾病传播机会,严格遵守防疫制度,限制人员、动物和运输工具进出养殖场。对发病和病死家禽,要严格处理,防止疫病扩散。对引进的家禽要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不要将病禽带入场内。同时还要注意进行疫病的检测和日常的消毒工作。 3.4健全和完善禽病防疫体系,建立疫情的预测预报信息系统。我国已有一套兽医防疫体系和兽医疫病诊断、检验和监测控制体系,但尚需进一步完善。在兽医体制改革中,各级兽医防疫机构要坚持按比例定编.保持队伍相对稳定;配备专门的设备和人员从事禽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规范诊断,检测技术;做好疫情监测工作,掌握当地疫情动态,指导、协助养禽企业(场)和基层进行有针对性的禽病防治和疫病净化工作;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禽病的发生及其流行情况实行全方位的动态监测,在充分掌握其发生、流行情况的基础上,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达到禽病疫情的预测预报和提高对各种疫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的主动和快速反应能力。 3.5推行新饲养模式,减少传染机会。实现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模式,提高育成率,降低鸡只发病率,特别是肉鸡和育成鸡, 随着饲养批次的增加,疫病越来越多,发生疫病时,如果处理不彻底,不间隔一定时问进行彻底反复消毒, 很难控制疫病的不再发生。因此,实行“全进全出” 制是降低发病率的关键措施。 |
下一篇:猪病理剖检诊断技术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