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呼伦贝尔爆发洪水,道路冲毁奶农无法送奶,企业还主动给倒奶的奶农以经济补偿。今年5月,呼伦贝尔奶源大战开始以后,国内乳品企业在呼伦贝尔收奶受创,但雀巢公司收奶的范围却从额尔古纳扩张到陈巴尔虎旗和海拉尔区。在日常经营中懂得保护奶农利益,是跨国公司在奶源大战中胜出的关键,值得国内乳品企业认真反思。 牛奶收购价长期低迷伤透牧民心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国内乳品企业压低了鲜奶收购价,大量中小奶牛养殖户因为赔钱,纷纷退出养殖,中国最大的乳品生产省内蒙古自治区,五年来奶牛存栏下降了60万头。 近期,记者在内蒙古的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赤峰等盟市采访了多个大型奶牛村。看到很多奶牛村奶牛数量急剧减少。比如内蒙古奶牛第一大镇哈克镇五年内奶牛存栏从5万头减少到2.7万头。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地方政府十年前援建的千头奶牛大村——巴音乌龙嘎查,现在只剩下一百多头奶牛。赤峰市巴林右旗麻丝塔拉嘎查,五年时间奶牛头数从600头下降到不足200头。一些养殖二三百头牛的村屯,现在奶牛没了,挤奶厅也关了。还有的地方是国内乳品企业先关停了挤奶厅,拒收牛奶,随后农牧民开始杀牛、卖牛。 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统计,2008年以来,我国牛奶产量第一大省内蒙古自治区,五年奶牛存栏减少60万。按每头奶牛每年最低生产3吨牛奶计算,内蒙古牛奶产量和五年前相比,下降了180万吨。可供“伊利”、“蒙牛”这样的大企业开足马力生产7个月。特别是2013年一年间,内蒙古自治区全年奶牛存栏同比减少了26.35万头,牛奶产量同比下降了66万吨。平均日收奶量下降了1800吨。 采访中不论是奶农还是一些地方政府,都认为的一些国内乳品企业长期低奶价收购鲜奶,导致了奶农养奶牛赔钱。以呼伦贝尔地区为例,2013年一月以前,除了雀巢呼伦贝尔公司收奶价较高外,其它许多国内企业的鲜奶收购价都在每斤两块四毛钱以下。在2009年、2010年,呼伦贝尔牧区还出现过一公斤鲜牛奶一块钱的全国最低收购价。当地奶农痛心地说,一斤鲜牛奶还不如一瓶矿泉水。据当地农牧业局测算,当时一公斤鲜牛奶的成本价也要两块四毛钱。足见奶农的确是无利可图,养得越多,越赔钱。 低奶价伤透了农牧民的心,以致于今年奶价虽然提高了,但很多农牧民至今还在卖奶牛。面对目前的奶源慌,人们不禁要问,五年的低奶价,使国内众多乳品加工企业充分享受了低成本带来的可观利润;而不知道保护奶农利益带来的结果,无异于竭泽而渔。保护奶农利益,就是保护企业的未来。当奶农都不陪奶企玩的时候,奶企怎么能不闹奶慌。 扩大养殖规模重建奶农信心 内蒙古各盟市长出谋划策 奶荒还在持续,目前,内蒙古许多地方中小奶牛养殖户的大量退出,令人对未来中国乳品业发展充满了担忧。作为中国最优质,也是最大规模的生鲜乳生产基地,内蒙古如何让众多的中小奶牛养殖户重拾信心,尽快缓解奶荒?岁末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召集了一个由发改委、农牧业厅等主管部门和各相关盟市,以及伊利、蒙牛等著名乳品企业参加的座谈会,商讨对策。 奶牛数量下降最大的内蒙古包头市副市长任福认为:乳品业发展的核心,就是要保证奶农利益。否则乳品业发展就的无根之木、无水之。他认为作为乳品企业,一定要和奶牛养殖户有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共赢才能发展。企业如果只考虑自己赚钱,一旦奶农赔钱,就像现在这样,乳品加工企业和奶农成了鱼和网的关系,那最后只能是鱼死网破。双方应是鱼水关系,企业这只鱼儿,是离不开奶农这片水的滋养的。否则乳品业发展就的无根之木、无水之源。 任福说,乳品企业一定要把奶牛养殖户当作第一车间,企业要生存还要靠奶农。他认为大企业想完全依靠自建奶源基地供应原料难度是很大的;风险也特别大。他说养殖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一次疫病就可能把养殖基地摧毁。如果养殖的风险由大家共同分担要好的多;另外他认为,大型乳企完全自建奶源,土地和饲料供应都难以解决。这两个基本生产要素只有农牧民才能提供。 作为内蒙古奶牛养殖规模最大的呼伦贝尔市,副市长王国林的观点是:乳品业要发展,规模化养殖在保质保量的关键。他提出要在小区规模化养殖上加大力度,让散户全都退出去。他说,呼伦贝尔市目前奶牛存栏数量虽然是内蒙古第一,但70%是散户,这种散养状况必须尽快改变。他建议国内大型乳企应该积极在奶牛养殖大村设立标准化挤奶站,在呼伦贝尔设立加工厂,而不是象现在这样,到奶荒时才想起到呼伦贝尔抢奶。 |
上一篇:奶粉风暴背后的中国制造
下一篇:黑龙江双城奶牛养殖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