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方面外国资本及其他行业资本认为养猪业是中国最后一片投资沃土,而另一方面行业内部分养猪企业觉得发展越来越难?盈利难?用人难?管理难?上规模难? 在养猪行情好时,粗放式的管理早期企业也能达到40%以上利润,而到现在的三年周期一年挣钱一年保本一年亏钱,每到行情周期到下降通道的时候,种种情况总是表现得比较突出,成为焦点,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规模化危机及行业盈利水平下降危机 规模化危机:近三四年来,中国养猪业正处在快速规模化过程中,一方面是因为农村生活发展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大产业结构引导调整,但在规模化的过程中,因为基础并不完备,也导致了规模化的脆弱性,如首先是人才储备的短缺,接着是政府过度补贴而导致为数不少的投机性养猪,不为养猪只为圈地和补贴,并且因政府干预正常市场化的规模化进程,导致养猪企业的发展脆弱,养猪业形成实质上的非健康发展,该面对的问题却没有面对过,抗竞争能力弱。最后是正常的行情周期被打破,因为非正常的全市场化进程,在欧美行情周期一般是五年,在国内前几年是四年,而近几年就变为三年,与此有很大原因。 行业盈利水平下降危机:本身,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就存在着基础性硬伤,品种绝大部分要从国外引进,做为饲料的最重要部分豆粕60%以上要从国外进口,而生产水平低是多少年来的个体养猪没有解决的问题,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就表示,中国一头母猪平均每年只能提供15-16头商品猪,而在美国一头母猪一年可以提供28-30头商品猪,两者肉价如何比? 再加上疾病(如美国在防控猪瘟和口蹄疫上做得很好,养猪场除了不用掏防治猪瘟和口蹄疫药物,疫苗的钱也很少)、行情(国外是5年周期,国内目前是3年)、成本(国内人工、土地、原料等综合上升)等三重影响,行业盈利水平已经比过去明显下降,养猪企业已经逐渐到了要比比真本领的时候了。 猪肉消费危机及食品安全引起的行业信任危机 猪肉消费危机:在中国,猪肉过去是有钱人吃,普通人用来改善生活,而逐渐地变成是每个普通老百姓的家常食品,虽然还能保持国内肉食品第一品类的地位,在国际上的消费比重上也是领先的,但由于其他品类肉产业的发展,国人对健康的关注,猪肉消费增长放缓,在肉品比重中占比也在缩小,这与国内养猪业目前存在的误区有关,一味地过于追求规模化工厂化养猪, 一味地追求瘦肉率 一味地追求料肉比 一味追求生产效率,而非追求好吃猪肉的研究,人们肉质风味的观感在下降,在和其他肉品其他肉质替代品竞争上,中国的传统猪肉消费文化在弱化,猪肉竞争优势在下降。 食品安全引起的行业信任危机:本身,食品安全就是中国老百姓多少年来反映突出的问题,瘦肉精、速生鸡、病死猪、抗生素门、兽药门等等事件,又集中地把封闭的畜牧业一下子集中地暴露在公众面前,甚至一些行业绝对的龙头企业也牵涉其中,鸡蛋、鸡肉、猪肉、鸭肉消费量明显开始减少,这从近两年来的行情变化加剧可看一斑,而牛羊肉蔬菜的连续行情见涨也是突出反映,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敢吃自己的肉蛋了,我们的行业又该如何发展?在这个层面上,实际上中国的养殖企业是非常脆弱的。在此背景下,2013年4月28日,两高公布了《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养殖业甚至成为了高危行业,在1986年瑞典便推出了绿色养猪模式,在全球首先禁止使用促生长剂,中国的养猪业也该寻找技术突破了。 行业的封闭性危机及环境及工业化危机 行业的封闭性危机:畜牧行业和很多行业相比,由于技术障碍和农村行业障碍,是较为封闭的,行业内和行业外交流相对较少,除饲料行业由于如正大等外资企业及希望等国内龙头企业带动外,养猪业及养禽业,由于大部分行业专业院校营销、管理专业略为弱化,过于强调专业技术的位置,而导致了大部分的企业家、老板、中层、员工对专业的迷恋,不足够关注其他行业如何发展如何突破,而忽视了管理、营销的培养,又懂专业技术又懂管理营销的少之又少,从另外的角度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程度及专业性的再提高,这种封闭性,在和其他行业企业竞争及国外企业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也制约了行业发展。 |
上一篇:浅谈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