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区域布局。 全省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主要畜禽集中产区。生猪主产区以及生猪调出大县,重点加强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生猪疫病防治,优先实施种猪场疫病净化。家禽主产区重点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禽类疫病防治,优先实施种禽场疫病净化。奶牛主产区重点加强口蹄疫、布鲁氏菌病和奶牛结核病等奶牛疫病防治。肉牛、肉羊主产区重点加强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等牛羊疫病防治。人畜共患病重点流行区。以太行山、燕山沿线,特别是山区、坝上地区、丘陵地区、省际边界地区,肉牛、肉羊大量跨省调入地区以及屠宰加工集散地为重点,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治。以奶牛集中产区为重点,加强布鲁氏菌病、结核病防治。以城镇为重点,兼顾农村,加强狂犬病防治。动物疫病防治优势区。在天然屏障优越、防疫基础条件较好,以及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以国家级畜禽养殖龙头企业为重点,鼓励和推进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对祖代以上种畜禽场,加强源头控制,鼓励和推进无特定病原场建设。疫病传入高风险区。海港、空港所在地,加强外来动物疫病防范,湖泊、水库、湿地、沿海等候鸟栖息、迁徙区重点防范H7亚型禽流感传入。省际边界地区加强重点防范省外动物疫病传入,奶牛养殖区域重点防范A型口蹄疫,大批量由省外调入牛羊地区重点防范包虫病和小反刍兽疫。 表2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考核目标
(二)控制主要人畜共患病。 注重源头管理和综合防治,强化易感人群宣传教育等干预措施,加强畜牧兽医从业人员职业保护,提高人畜共患病防治水平,降低疫情发生风险。对布鲁氏菌病,建立动物定期检测、重点免疫、强制扑杀政策,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和无害化处理措施。对奶牛结核病,采取检疫扑杀、风险评估、移动控制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强化奶牛健康管理。加强种用、乳用动物健康管理,强化动物卫生执法监督。对狂犬病,完善犬只登记管理,实施全面免疫,建立免疫档案,及时扑杀病犬。建立扑杀补贴评估机制,完善补偿政策,及时足额落实补偿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