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越大,维持生理需要所需能量也越多,在标准环境下,体重每增加100克,每日/只需多采食3.5-4克优质饲料。温度越低,维持生理需要所需能量也越多。在16℃-24℃范围内,温度每降低1℃,每日/只需多采食2-3克优质饲料。能量需要与产蛋量成正比,鸡日产蛋平均每增加1克,每日/只需多采食1克优质饲料。这里所说的优质饲料是指能量达到标准的饲料。这样说来,调高玉米配比和添加油脂对保持鸡的高产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山东、江苏、浙江的一些养殖场,用预混料自配全价料,玉米60%-62%,豆粕22.5%,再添加7-8斤鲜豆油/吨或1%-2%动植物混合油。核价在1.44元/斤-1.5元/斤。产蛋高峰可维持3.5-4个月,在河北,玉米、豆粕配比要稍低些,再添加1%-2%的动植物混合油,核价1.26-1.3元/斤,也能保持2-3个月以上产蛋高峰。在黑龙江巴彦县,笔者还见到过玉米68%,豆粕25%配比的高营养浓度饲料养出的蛋鸡产蛋高峰达6个月以上。 然而,笔者也注意到,在保持高能量的同时,有些地方脂肪肝的发病率在悄悄上升。例如,山东一些采用优质玉米配比高、添加好豆油的自配料的鸡场;东北玉米、大豆主产区因原粮质量好,相对便宜,能量、蛋白配比量高的鸡场;还有河北北部采用生长期长的旱地玉米(这种玉米粗蛋白、能量值、含油率要高于平原地区水浇地种植的生长期短的玉米)做饲料能量源,又缺少麦麸添加的鸡场,往往脂肪肝发病率高,笔者在山东苍山县一兽药门诊就见到一养殖户去买氯化胆碱,问他,说是高产是高产,就是脂肪肝又多了。该户自配料添加豆油12斤/吨。由此,笔者以为,关于能量调控要注意玉米和油脂的质量、配比量、季节、日龄、体重、产蛋率、对钙质吸收的影响,还要注意添加氯化胆碱、麸皮;不要因为增加玉米配比就削减麦麸的配比。 另方面:有些小型场的养殖户自配料,往往有一种倾向,就是能量偏低,蛋白稍多,这类蛋白稍高,就是靠棉粕等杂粕来补足。而能量偏低,主要是应用玉米质量不合格。从纯经济角度看,似乎合理,但是,使用低价的杂质很多的玉米,会使产蛋鸡料能量不足,正是由于能量摄入不够,蛋鸡就会靠增加采食量来补足,这样的结果是采食量大了,能量足了,而蛋白摄入过剩,一些蛋白消化、转化成体脂肪蓄积或排出体外,造成浪费。 事实上,从经济角度说,夏季料配方是以高能量高蛋白为好,还是以调低能量调高蛋白为好?这是存在争议的。有一种理论认为,天气炎热,环境温度的能量部分取代着饲料能量,鸡不用摄入许多能量以抵抗寒冷、维持体温。所以能量调低些不会有多大不利影响。鸡有“按能采食”的天性。一旦吃够能量,就不再踊跃采食了。天气炎热,又使鸡自然而然地减食,加上天热喝水多,鸡靠饮水———排便来散热,致使一部蛋白质损失,这就更会导致蛋白摄入和存储、转化不足,调低能量,可以促使鸡多吃些料,这样就会多摄入些蛋白质。另一种理论则认为,蛋鸡开产后,能量是决定产蛋率的关键。高温时常因采食量减少而使能量摄入不足,影响产蛋率。这是因为,炎热会促使鸡加快呼吸频率以散热,还要使更多的血液流向冠、髯、脚部以使体内热分散开,这要心率加快血管扩张来完成,就消耗更多的能量。能量是需求增加而不是减少,此时能量不足会使得整体机能下降,包括合成转化运输蛋卵的机能减弱。为此,可以用添加油脂来保证能量摄入,试验证明,在夏季高温期间饲料中添加熟豆油由0.5%调高至1.5%后,玉米用量降低为55%,同时适当增加饲料中其它营养的浓度,其产蛋率可显着提高。这样的配方蛋白质水平要保持18%这一底线,再用添加氨基酸来平衡。这实际是高能高蛋白配方。笔者以为,这两种说法都对,要从蛋重、产蛋率、饲料成本、当时当地蛋价以及饲养蛋鸡总得饲料报酬来求出适合自己鸡场的饲料配方设计;饲料配方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调整的,在实践中,能量和钙的调控可能更易变,尤须关注。 不论理论探讨如何,我们总要以饲喂实践的效果为依据,对能量和钙适时适当的调控之。 |
上一篇:微生态:活菌与死菌的显著区别
下一篇:肉羊饲草料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