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管理水平不高 养殖场的核心首先是管人,其次才是管鸡。现在,养殖场最大的祸害不是疫病,是人,是管理的不到位。 5.养殖户自身职业素养较低 现在做养殖的大多是老弱残兵,第一,动手能力差;第二,有那个责任心也没有那个精力;第三,学习能力非常差,并且他自己一辈子就这样过来了,根本就不听你的。 现在,有的地方养殖协会在自己的网上公布那些有问题的养殖户,并要求加入协会的龙头不能要这些养殖户,谁要了,就踢出谁。在选择养殖户方面,这是重要的第一步。 (二)放养企业服务模式中的问题 放养中,有些龙头把兽药当成赚钱的一种工具,比如他们会规定养殖户每只鸡必须用1.5元,甚至更多的药,尤其是在养殖行情不好的时候。相应地,其服务模式就会存在一些问题。 1.兽药技术人员之殇 有的放养龙头直接用兽药企业的技术人员,从而减少了自己招聘和管理技术人员的麻烦。对龙头来说,厂家的技术人员好管理,因为不听我的话,我就不卖你的药。但是,兽药厂的技术人员的工资是药厂开的,所以他们卖药的动机就会很强烈。 在现实中,还有的龙头对厂家技术人员实行分片管理,也就是每个厂家的技术员负责一块市场,并服务一定的养殖户,从而让技术员之间互相竞争,看谁能把鸡养好。 这种模式看起来挺美,其实是非常坏的一个制度。即使好的兽药厂会看长期,但是技术员一般是短期行为——他会以短期赚钱为主,而不能以长期养好鸡为目的。所以,他希望鸡有病,甚至小病用重药——这就可能为了10%的病鸡损害了90%的健康鸡,导致大群鸡更容易染病;同时,即使自己厂在某方面的药不好,他也不会用竞争对手的药,自己治不好也不让别人治疗。这一切,最终的损失是养殖户去承担。养殖户如果老是自己去承担,他就不会养你的鸡了。 这不是兽药技术人员坏,而是人性和考核机制决定的,卖不了药,他们活不了啊。从本质上讲“人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物”,这不是品德问题,而是动物本性!品德是随着环境和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关注品德,不如关注体系、制度、标准、流程的落实。 2.技术员激励之误 现在,放养龙头对自己的技术员的考核激励大概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同兽药厂一样,卖药提成,这是人为地让技术员希望养殖户的鸡得病。 第二种,用药限价,也就是一只鸡只能用1.5元钱的药,多的部分技术员承担。结果,技术员用到1.4元钱的药就不用了,反正鸡死多少同他没有关系。 第三种,盈利提成,比如盈利2元提多少,盈利2.5元提多少。这表面上看起来高明,但是知道盈利多少必须等到卖鸡的时候,这就是结果考核。 考核的重点应该是过程中的分解动作,并对这些分解动作要有标准。只有过程做到了,结果自然就有了。如果没有合理的过程,就很难有好的结果;即使有,也是偶然的。 以上,无论是卖药提成还是用药限价甚至是盈利奖励,实质上都是结果导向的考核,结果一旦形成就无法逆转。 考核过程,评价结果这才是激励的本质。 3.资源选择之误 放养龙头可能要和鸡苗场、饲料厂、兽药厂合作,那么如何去选择资源? 有的靠关系选择。但你倒霉的时候,他和你的关系还好吗? 有的看优惠条件选择。其实,羊毛永远出在羊身上。 有的凭感觉选择。感觉是来自我们平日的职业素养。当你的职业素养不到位的时候,感觉是不准确的。 因此,龙头企业选择资源时必须注重所选的资源是否能为自身企业壮大起到应有的作用。那么,了解自身的真实需求,并通过选择的资源来满足它,这是企业发展壮大重要的途径之一。 三、三种典型盈利模式分析 白羽肉鸡行业中的龙头企业的盈利模式非常清楚:龙头企业提供鸡苗、饲料、兽药、服务,通过屠宰回收,这样就形成一个内部的循环系统,并在每个环节上都有一定的利润。龙头在相对高利润的同时,也会承担相对高的风险,他们要给养殖户一个高的保价。对养殖户而言,行情好坏同他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保价本身就假定了他能赚多少钱。 有时,假定和实际之间的差异可能会比较大,比如老百姓养不成鸡,或者老百姓养成了鸡,但是疫病损失太大,用药成本太高,老百姓赚不到假定的那个钱,那么他就用脚投票,选择同别的龙头合作。 |
上一篇:肉鸡企业巨头探讨此次肉鸡事件
下一篇:舌尖上的生态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