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鸭生产和消费国,鸭肉的年总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近70%,从2000年的187万吨增长到2008年的252万吨,年均增长3.8%,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下几方面原因促进了我国养鸭业的迅猛发展,一是国内拥有良好的消费市场,许多国人有将鸭肉作为滋补食品消费的传统习惯,并在各地开发了琳琅满目的鸭肉产品和特色菜肴;二是鸭子体形较大生长也快,其饲养周期短而生产成本较低,同时鸭羽毛羽绒的价值也相当高,使养鸭业经济效益较高或鸭肉产品的成本较低,能够培育大规模的消费群体;三是鸭子作为杂食性水禽,对饲料要求较低,能利用各地的饲料资源,同时其良好的羽绒使之能够抵御冬季的寒冷,而其喜水的习性又可以利用水体散热来防暑,使得鸭能够耐受较低的饲养环境条件,使之能够在我国广大农区投入较少的简陋条件下能被大量推广饲养,并且在我国各地形成了丰富的鸭品种资源,如《中国家禽品种志》中就列出了12个鸭品种;四是我国目前的家禽生产技术日臻成熟,建立了完备的良种繁育、工厂化孵化、配合饲料、屠宰加工、疫病防控等技术体系,为养鸭业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通过“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模式,促进了我国养鸭业的产业化进程,也培育造就了许多大型和超大型的企业,如樱桃谷、六和、华英、乐港、桂柳和精武等公司,而这些企业则进一步促进了养鸭业的快速发展。 养鸭业在以上因素的促进下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问题,如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往往意味着提高养殖密度和加快生产周期,而这些都是对现代养殖业至关重要的生物安全的大敌。除了一些财力雄厚的大公司通过巨大投资建造高档次标准化鸭舍并安装附属设施设备和采用严格的管理措施外,占产业大部分的小生产单位和个体农户因财力原因则往往因陋就简,缺乏生产环境控制和生物安全的概念,导致鸭生活环境严重恶化,严重降低鸭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并造成恶性疫病的暴发,如前年大范围流行的鸭出血性卵巢炎,对肉鸭业造成了惨重损失。从“防重于治”的疫病防治的原则出发,本文调查了我国各地的鸭养殖方式及鸭舍建造类型,利用实例分析其环境控制质量,以促进从业者能够加强环境控制意识、建造维护鸭生活质量的标准化鸭舍,从而从源头防止鸭的恶性疫病的暴发,为养鸭业的健康可持续高效发展作贡献。 1、南北养鸭模式概述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加上经济发展水平、消费习惯特别是当前制约养殖业发展的土地供应也不相同,造成鸭的养殖模式,以及由此决定的生产水平和鸭舍建造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北方由于要防止冬季严寒的不良影响,需要为鸭子保温以避免或减少疾病发生,同时节省用于维持体温御寒的饲料消耗、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普遍采用在舍内养鸭的旱养模式。南方由于冬季不太寒冷且在夏季炎热时需要预防鸭发生热应激,又因雨量充沛形成大量河塘和湖泊,可采用天然水源供鸭子降温、活动和清洗,再者南方空气潮湿,鸭舍通风不良时常导致垫料潮湿发霉使鸭染病,因此南方更多地采用开放或半开放式鸭舍结合露天水源养鸭。南北交汇的中部过渡地区,适应气候和水源供应的特点,则同时兼有南方水养和北方旱养模式。 2、南方养鸭模式和鸭舍建造 2.1 “鸭-鱼”联合生产 南方许多省份,过去多采用天然水源进行鸭养殖,近二十年,则更多地将养鱼与养鸭结合,形成了较有特色的“鸭鱼”联合生产模式,进行种鸭、肉鸭和蛋鸭的生产。“鸭-鱼”共养是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畜牧生产模式,鸭排入水中的粪便可以直接作为鱼的饵料,或者粪便中的有机物可以培育水质、促进水体中浮游生物生长并作为鱼饲料,从而减少饲料消耗,降低养鱼成本。而水体则作为鸭嬉戏活动和交配的场所,同时在夏季还可以帮助鸭散热,降低热应激的发生。 “鸭-鱼”联合生产遍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该生产模式中,鸭舍建设相对简单,一般是在鱼塘、河湖或水库岸边建造一个结构较为简单的开放式或半开放式鸭舍,在鸭舍与水面之间建一运动场,并在水上围出一定区域作为水上运动场。对于种鸭和蛋鸭舍,舍内需要加上产蛋箱,并安装灯具以提供人工光照,提高种鸭的产蛋繁殖性能。饲喂料槽一般放置于运动场,但往往也在雨季安放于舍内以防止雨水损坏饲料。这种鸭舍的舍内面积、陆上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面积之比应该在1:1:1.5。“鸭-鱼”联合生产中的鸭舍一般都建成半开放式而不是封闭式,这样在春夏季天气炎热潮湿之时,不会因为鸭粪便水份含量过高而使舍内空气污浊、地面积水,也可避免因垫料发霉造成的健康问题,如呼吸道曲霉菌感染等。有些地方将鸭舍建成封闭式但内部没有生物床发酵垫料以避免有害微生物的危害。 “鸭一鱼”联合生产模式中,鸭在水上自由活动应激较少、运动量大会使肉质较好,这种“游水鸭”被认为是优质鸭的发展趋势,类似于养鸡中“走地鸡”的概念。而有些生产操作认为需要限制水上运动区域以降低鸭的运动和能量消耗,从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无疑这一理论适合以往小规模小群体的副业养鸭生产,但不适合当前上千只以上规模的专业养殖。 近年调查表明,水禽养殖规模和密度往往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上升,其实许多农户为了弥补不断增长的家庭支出而需要加大养殖量以获得更多收益,这意味着在有限的水面上放养更多鸭子,导致更多的粪便进入水面。源自粪便的肠道有害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等,利用粪便中的N、P等营养物质增殖滋长,尤其是在水温较高的炎热夏季,造成水体有害菌污染并感染种鸭生殖道,导致卵黄腹膜炎或“蛋子瘟”,或其它类型大肠杆菌病。即使不发生临床病症,这些革兰氏阴性菌死亡后释放的细菌内毒素也会进入水禽血液循环,降低其免疫力和生产性能。脂溶性的细菌内毒素还会进入卵泡和蛋黄并在孵化中毒害胚胎,严重降低孵化率和雏鸭的生长性能。 |
上一篇:规模化肉鸡场经营与管理
下一篇:生态养鸡的经营模式与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