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和推广新型的氧氟沙星制剂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搜集、整理国内外关于氧氟沙星的药理、药效、毒理、制剂和临床应用研究文献。结果:氧氟沙星是一种优秀的抗感染药物,具有良好的再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结论:开发和推广长效氧氟沙星注射液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和市场价值。 关键词:氧氟沙星;制剂;药理药效;应用;进展 1、喹诺酮类抗菌药概述 1·1喹诺酮类抗菌药一般概述 氟喹诺酮类(F quinolones,FQS)是近十多年来研究最多、发展最快的一类合成抗菌药.从1962年Leshes发表第1个喹诺酮类药萘啶酸以来,目前进入临床用有40多个品种,已发展至第3代产品。早期喹诺酮类药(也称吡啶酮酸类)第 1代有萘啶酸、口恶喹酸、吡咯咪酸等,由于主要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目前仍为水产鱼类(包括鳗鲡)细菌性疾病防治中最常用药物之一。第2代有吡哌酸、氟甲喹、嘧 酸等,较第 1代有更广的抗菌谱,除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外,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亦有效.用于急性痢疾、肠炎以及泌尿道的感染等。80年代初喹诺酮类药在结构改造上获得了大进展,即在喹啉环的6位上氟取代形成一大类氟喹诺酮类,即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以其优异的抗菌活性,获得普遍注视。 新一代喹诺酮类药,以诺氟沙星(norfloxacin,氟哌酸)为代表,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吸收好,分布广,作用迅速,不易产生耐药性和毒副作用少等特点成为新型抗菌药备受大夫们的宠爱.刚在兽医临床出现亦即迅速被接受而得到广泛应用.先后有培氟沙星(pefloxacin,PFLX)、依诺沙星(enoxacin,NEX)、氧氟沙星(ofloxacin,OFLX)和环丙沙星(ciperfloxacin,CPFX)出现于医学临床.新近还有恩诺沙星(enrofloxacin,西德拜耳)、达诺沙星(danofloxacin,美辉瑞)等兽医专用产品面市,并引入国内市场供大家选用.目前又有洛美沙(lomefloxacin)、氟罗沙星(flerofloxacin)、二氟沙星(difloxacin)、氨氟沙星(amifloxacin)、左氟沙星(levofloxacin)、司帕沙星(sparfloxacin)、托氟沙星(tosufloxacin)和苯氟沙星(sarafloxacin)等进入临床。近几年内极有可能获准上市的至少还有:克林沙星(clinafloxacin),巴罗沙星(balofoxacin),帕苏沙星(pazufloxacin),超威沙星(trovafloxacin),格里沙星(grepafloxacin)及AM1155和Du6859等。氧氟沙星(ofloxacin,OFLX)是1982年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与群马大学联合研制的(商品名:泰利必妥)。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优于诺氟沙星;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作用与诺氟沙星相似或稍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约为诺氟沙星的1/2,而对其它葡萄糖非发酵性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都比诺氟沙星及庆大霉素强。对嗜麦芽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无硝不动杆菌的作用比诺氟沙星强4~16倍;抗枝原体的作用与四环素相似。此外,氧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性质明显地优于诺氟沙星,体内活性也是诺氟沙星的3~5倍。 据杨履端报道(2001),氟喹诺酮类成为药物上市的的品种不超过20种,其中90年代上市的品种有8种(人医用),兽医专用各国已经批准上市的品种有7种(见表1,略),我国农业部已经批准用于动物的还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氧氟沙星和培氟沙星。 1·2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在结构上的共同特征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在结构上的共同特征是:(1)萘啶环的6位处引入了氟原子;(2)7位上都连有哌嗪环,因而又统称氟喹诺酮类。并因此结构提高了抗菌活性,增宽了抗菌谱,而且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几乎适用于临床常见的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按国际非专用药名(INN)命名原则,对该类新药均采用“-oxacin”来定名,以表示它们在药理方面的相似性及组群关系。该构词成份在我国音译为“沙星”。至今已有16个品种上市,另有十数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从发展的速度来看,喹诺酮合成抗菌药已超过生物合成及半合成抗生素。 1·3氟诺喹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其主要的品种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在临床受到普遍应用,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的平均发生率5%,最高达10-13.4%,据报道与剂量有关,剂量<600mg/d,胃肠道发生率很低,当剂量>800mg/d则发生率较高。其发生率依诺沙星(3.82% 96/2516例)>培氟沙星(3.47% 291/8388例)>诺氟沙星(2.19%)>氧氟沙星(2.18%)>环丙沙星(2.1% 54/2575例)主要表现为厌食、恶心、腹胀、腹泻、结肠炎、消化道出租因和胰腺炎。一般无须停药,饭后服药即可。变态反应发生率0.5%-2.2%。主要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炎、剥脱性皮炎、光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及其它过敏。以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报道较多。氟诺喹酮类药物能引起肌肉、骨骼系统的不良反应,对婴幼儿表现尤为突出。氟诺喹酮类药物肝损害表现为生化指标检验异常,可使GOT、GPT、ALT、TGTP、LPH、等明显升高,巩膜及皮肤黄染。其发生率氟哌酸为2.6%,氧氟沙星2%,依诺沙星为0.9%。环丙沙星为4.3%,停药后即可改善。氟诺喹酮类药物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依次为依诺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 兽医临床上的不良反应极少见有报道。这类药物对幼龄动物的软骨有一定损害,且是不可逆的,犬尤其敏感,也损害幼龄马的软骨和骨骼发育,引起关节病变。郑丽丽报道(2003)犬的氧氟沙星过敏,表现为奇痒、呼吸急促、头部肿胀、眼皮红肿、结膜潮红,躯体及四肢出现肿块。作者采取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扑尔敏和卡那霉素而康复。 |
上一篇:磺胺对甲氧嘧啶研究进展
下一篇: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