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未来兽用化学药物优先发展领域、发展重点及关键技术 (一)动物专用化学药物的合成和结构修饰,创制新兽药发展重点:动物专用原料药兽用原料药的研究开发仍以抗菌药和抗寄生虫药物为主,同时进行抗病毒药物筛选。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发新型杂合抗生素,通过激活放线菌沉默基因生产新的抗生素,通拉改善原有抗生素的结构开发新的半合成抗生素。 由于微生物耐药性对公共卫生存在潜在的危害,出于对公共卫生的考虑,兽药的研究开发正在迅速走向动物专用化,尤其是动物专用化学合成抗菌药物。长期以来,兽药的研究往往是仿造人用药或直接使用人药产品,这对公共卫生是十分不利的,诸如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往往造成人类疾病治疗失败、过敏反应等危害十分普遍。今后对兽药的研究与使用必须是动物专用的,对于一些药物甚至从母核上就应严格地进行划分。 关键技术:完善新药创制过程中的各个技术环节,按国家规范化标准建设我国的新药筛选研究机构、新药安全评价研究机构(GLP)和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机构(GCP),形成创新药物研究体系。加强药物制剂关键技术与药物新剂型的研究,带动缓释制剂、透皮吸收制剂和靶向给药系统等关键技术的发展。靶向给药和定位给药制剂(如脂质体、激素、毫微囊)等具有导向和延缓作用的药物剂型将被开发用于治疗动物寄生虫病和某些感染性疾病。在普通剂型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将重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发展目标:研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并实现产业化;实现医药产业产品结构由原料向制剂的战略性转移,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二) 药物基因组学 发展重点:从基因水平发现和筛选新药 关键技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如生物芯片技术)开发新型动物专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物、抗病毒药物;利用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确定与疾病相关的基因,从基因水平选择药物作用靶,包括靶核酸和靶蛋白,研究靶位的初级及高级结构,用于筛选新的化学合成药物以及利用前体药物进行结构改造和创新。 发展目标:利用基因组科学研究成果,确定与疾病相关的基因,从基因和表达水平选择药物作用靶,研制创新化学药物和进行结构改造。 (三) 建立新兽药研究开发体系,加强抗生素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发展重点:针对创新药物研究开发中的技术关键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攻关 择优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并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启动兽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利用基因工程改进抗生素生产工艺,改良抗生素生产菌种、提高菌种生产能力和性能、提高有效组分含量、简化工艺、提高收率和提取等后处理工艺。对传统抗生素进行结构修饰改造,增强其药效和用途是近年来抗生素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或者通过人工诱变使抗生素生产菌产生突变,使其代谢途径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新的抗生素,这在近年兽药的开发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青霉素类和阿维菌素类等。 关键技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的制药技术及经验,提高我们自主开发兽用抗生素的能力,打破某些兽用原料药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借鉴国外同行业成功的经验,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兽用抗生素,应用纳米技术改造药物剂型,提高生物学利用度和药物作用效果,使兽药新剂型的开发朝着科学性和实用性发展。 发展目标:研究和开发一批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药物,为防治重大疾病提供新药,并推动我国兽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国际化。 (四)加强科技基础性研究 加强我国新药安全和临床评价研究,为维护人类用药安全并为我国创新药物走向世界奠定良好基础;完善创新药物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加强药效学评价、药代动力学平台技术研究。在传统的筛选技术基础上,应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等高新技术,建立的一套更适合于药物筛选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体系。 (五)加强社会公益性研究 兽药的研究开发最终是为人类的发展服务的,因此,在进行兽药的研究开发中,公益性研究也不可偏颇。包括进行兽药残留检测的研究,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对环境、植物以及水生物的影响等。同时还必须研究兽药的使用对公共卫生的影响等。在今后的兽药产业发展中,这些方面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
上一篇:氟苯尼考在兽医临床上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对我国未来新兽药研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