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

中草药与肠道微生态系的相互影响

日期:12-05 作者:阳光畜牧网- 小 + 大

    摘要 概述了中草药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影响,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肠道菌群对口服中草药的代谢作用以及中草药对失调的肠道菌群调理作用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中草药肠道菌群代谢作用调理

    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微生态学理论、方法开始被引入中草药药学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生物体内的微生态系对口服中草药药理作用的发挥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中草药又有助于维持生物微生态系的平衡,二者间不仅在理论上有共通性,而且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当前,人们对中药与微生态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热点主要在中草药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上。
    1、疾病与肠道菌群状态的关系
    人们在研究疾病实质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疾病在发展过程中都伴随着正常菌群的失调,这种失调包括微生物群位置的改变(易位)、数量的改变(菌数的增减和比例失调)以及菌种的改变(菌群性质的变化)等。微生态学认为,病原菌感染或其它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在外界环境影响下,生物体的微生态平衡由生理性组合变为病理性组合状态引起[1,2]。
    肠道正常菌群对宿主的作用主要有:在宿主肠道构成一道生物屏障,拮抗外袭致病菌的人侵、定居;合成维生素、叶酸等营养物质,产生消化酶参与机体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消化、吸收及代谢;提高宿主的免疫力,尤其是肠黏膜免疫力;减少机体肠道对有害物质的吸收。当动物处于应激、饲料突变、长期使用抗生素以及由外来致病菌感染,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腹泻等病理状态时,常常会导致肠道菌群异常。尤其当机体胃肠功能异常时,肠道的微生态系会受到严重破坏,大肠杆菌等条件性病原菌大量增殖,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等益生菌数量显著下降;菌群失调又反过来通过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机体免疫力,削弱肠道的屏障功能,进一步加重疾病。吴三明等对脾虚泄泻患者进行了肠道微生态学的初步研究,结果脾虚泄泻患者肠道双歧杆菌/肠杆菌比值低于正常人[3]。禹慧明等对断奶仔猪在不同生理状况下肠道菌群的研究表明:下痢仔猪肠道中肠球菌、梭菌和乳杆菌等优势菌群的数量明显低于健康仔猪[4]。定位转移指正常微生物群离开其原籍,游动到其他生态系、生境或生活小区并定植下来。小肠上部细菌过生长综合征是典型的定位转移的例子。
    2、中草药对肠道菌群的调理作用
    人们日益认识到治疗疾病过程中维持胃肠道微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鉴于抗生素容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人们开始将目标转向中草药。中草药来源于天然植物,成分众多,除含有具有直接医疗价值的有效成分外,还含有蛋白质、多糖、脂类、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这使中草药,尤其中药复方具有多种药理效应。中药经口服进入胃肠道后,首先同位于胃肠道的常在菌群接触,影响常在菌群的状态。大量研究表明,中药能够有效地调节患病动物胃肠道的微生态失调状态。
    2.1中草药对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田烨等采用自制的中药多糖合剂治疗林可霉素引起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结果该多糖合剂可有效扶植小鼠肠道中的双歧杆菌生长,控制腹泻症状[5]。杨景云等观察中药扶正口服液(主要成分为人参、当归、猪苓、甘草等)对肠道正常菌群的影响,发现扶正口服液能够扶植肠道正常菌群生长,调整菌群失调,并认为其机制与正常菌群代谢产物挥发性脂肪酸增多有关[6]。任光友等用四君子汤纠正大黄灌胃制造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结果四君子汤对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具有明显的增菌作用[7]。马淑霞等观察黄茂复方制剂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对糖尿病大鼠的菌群失调状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8]。石学魁等用黄连水煎剂调整抗生素性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小鼠肠道肠球菌、肠杆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4种有益菌的数量均增加并恢复正常[9]。聂清等用中药三补调整抗生素引起的微生态失调小鼠的肠道菌群,收到满意效果[10]。魏林等测试了21种中草药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对双歧杆菌的体外增殖作用,表明同一种中药,不同浓度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差异较大[11]。
    2.2中草药对肠道菌群定位的影响
    吴承堂等比较了清胰汤及双歧杆菌合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结果发现,清胰汤不但能显著抑制大肠杆菌和条件性致病类杆菌的增殖,保护双歧杆菌等有益菌,还能降低肠粘膜通透性,减少肠道细菌总位移率,具有和双歧杆菌合剂类似的效果[12]。

上一篇:如何判别花生粕、菜粕质量

下一篇:未来家禽营养研究展望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