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RFID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为了构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猪肉安全质量监控的可追溯系统,江苏农业大学陆昌华等在十五国家863计划项目资助下,综合应用动物个体标识、二维条码、RFID射频电子标识和一维条码标签技术,将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与传统的养猪业和屠宰加工业结合,构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猪肉监控的可追索系统。 据2006年05年23日华西都市报报道,5月22日,国家金卡工程电子标签应用试点项目、四川牲畜、食品产业链电子标识管理系统在四川省邛崃市正式启动。四川省生猪食品加工企业春源集团与四川鼎天电子标识技术系统有限公司合作采用RFID电子标签技术,为首批1万头生猪安装电子芯片,建立生猪产业、链信息库。这是我国首次将RFID技术应用于生猪养殖。养猪业的蓬勃发展,养猪技术趋于自动化,自动化系统核心组成部分有:自动喂料计量系统、自动称重系统、电子识别系统和电脑处理系统。 一个妊娠母猪的自由采食喂养系统专利已经被艾奥华洲立大学的Rhodes研究农场开发。这个系统结合了母猪电子识别系统和电脑分析动物称重来收集数据。将母猪的平均日益增重与期望的平均日益增重进行比较计算来确定母猪获取两种饲料配合中的一种。计算机通过系统监测来控制母猪的走动路线。在种猪的饲养方面,我国已经引入法国ACEMO公司的种猪性能测定自动化系统ACEMA64,如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北京市顺义种猪性能测定站、深圳农牧公司、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等。 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当带有“耳钉”(RFID卡)的猪进入读写器的射频场后,由其天线获得的感应电流经升压电路升压后作为芯片的电源,同时将带信息的感应电流通过射频前端电路检得数字信号送入逻辑控制电路进行信息处理;所需回复的信息则从存储器中获取经由逻辑控制电路送回射频前端电路,最后通过天线发回给读写器。计算机网络通过接口获取养殖场里猪的信息,并集养猪场日常管理需要的基本功能为一体,将养猪场日常管理所涉及的各种记录、统计、报表等原来用手工完成的工作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系统基本满足了养猪场目前生产管理的需要,从宏观决策上提供信息,便于管理者及时、准确地了解养猪场的管理状况,提高了现代化管理水平。 养猪企业本身的发展趋势是规模越来越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因而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使养猪企业管理更科学、更精确,并能有效提高养猪企业的效益。 5 RFID技术在养猪业的应用前景 目前,我国猪肉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性不能达到进口国的要求。导致这一问题的最大原因是疾病问题,一些劣性传染病,如猪瘟、口蹄疫等尚未消灭,我国畜产品在检疫方面至今尚未加入国际防疫组织,欧盟就因检疫问题对我国关闭市场。我们把RFID电子耳标用于生猪养殖,建立电子标识系统,进行实时、动态、可追溯的信息管理。一旦发生疫情,可以及时确定污染链,进行有效控制和科学决策,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RFID 技术用于生猪养殖不仅仅是为了疫情溯源,还可以实现饲养过程的自动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我国在养猪业界推广应用RFID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RFID技术标准尚在研制之中,还不够成熟。RFID行业标准涉及频段划分、编码规则等问题。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全球化标准。市场呈现多种标准并存的局面。二是资金问题,RFID相关设备是很昂贵的。如法国ACEMO MF24母猪多功能自动饲喂系统。三是管理模式,RFID自推行之初一直是应用端为主要的推动力而作为产业链的上游的制造商已经分销代理商们而言。RFID增加了他们的成本。这也是阻碍RFID普及的一个因素。 从长远来看,当应用量大了之后,成本自然会下降。目前应用市场规模尚未形成的时候,就要考虑用在什么样的产品上面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另外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应用量的扩大,RFID技术用于生猪养殖成本只是一个相对的问题。随着RFID技术的成熟,将很好的推动猪业自动化喂养的进一步发展。 |
上一篇:发展现代养猪业规避市场风险
下一篇:中国养猪业顶级专家解读养猪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