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我国有机奶发展的几点建议 1.建立专业的有机奶生产技术体系 根据我国养殖场和乳品加工厂的现实情况,进行有机生产的乳品企业要按照有机食品技术规范要求建立一套严格规范的生产管理体系,其中应关注以下两个关键点: 一是在有机饲养方面,应使用有机饲料(凡本牧场内种植的饲料可视为有机饲料,不允许使用农药、化肥;不具备饲草种植条件需外购部分,必须为经认证的有机产 品,如有机玉米、有机大豆);有机饲料的比例原则上不少于90%,但可根据当地有机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一定的调整。要严格选择饲料添加剂的成分,不得使用 激素、尿素、尿酶抑制剂、瘤胃素、催奶剂等成分,促进养殖动物健康的非天然微量元素经过认证机构的评估程序可以使用。有机奶牛须进行严格的标记管理,建立 完整的生殖、饲养档案,并制订常规畜禽引入规范;初生牛犊需进行3个月的母乳喂养。应从饲料品种、饲养管理方法等途径增强牲畜对疾病的抵抗力和传染病的预 防。售药的使用必须严格登记,并废弃在药品的2个半衰期中的产奶。养殖场具备粪尿处理设施,对废气物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尚不具备此类设施的养殖场,要求制 订限期治理计划。 二是在有机加工方面,除注意原料来源有机认证产品外,建议在加工,储藏、运输中的质量控制关键点,设明显的“有机专用”标识,保证规范的有机加工操作。同 时,制订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和废弃物处理规范,实行严格的环境管理。 2.有机奶发展不适宜采取广覆盖、一哄而上的做法 由于近年来乳业发展迅猛,企业的奶源建设往往不能适应增长的要求。分散养殖、公司+农户的饲养方式在各地还是相当普遍。与其它农产品认证相比,有机奶突出 体现的就是奶源生产的最高品质。根据有机生产链条完整性和纯粹性的要求,进行有机奶认证的企业应具备高度集约化的现代化养殖场,从饲料供应、养殖环境、场 区设施、人员素质等各方面保证提供完整、统一的生产环境。小型企业的分散养殖,或是大型企业在全国各地分散生产供应的方式均不适应有机奶认证的要求。 二 梯队处于成长通道中的大中型乳品企业更应重视有机奶的开发。 有机奶的生产在初期可能会提高生产成本,由于我国尚未有乳品企业完成有机认证,具体数据还无法后的。企业在发展有机生产的同时,应树立正确观念,生产有机 原料奶,瞄准高消费群或区域,以及婴儿老人等特殊人群,开发深加工品种,向高端市场、特定区域和加工要效益,保持有机生产的长期可持续性。 和其它产品认证相比,有机认证不应在整个农业生产中占据一个很大比例,这是符合其认证规则的现实选择。英国有机农田面积占整个农田的3.2%,其中超过 90%的有机农田是畜牧用地。2001年,英国有机食品和有机饮料大约占其整体食品市场的1.5%。2000年,欧洲经过认证的有机农田面积约为300万 公顷,占欧洲农业用地的2%。我国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以及多年来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的累积效应,现约30万公顷有机农田,占农地面积的0.06%。依照科学 的发展观,我们不适合在短期内用数字化的方式考量有机农业发展的优劣,应该是条件满足一个发展一个。一哄而上,追求数量的结果很有可能导致有机产业的发展 失控,在起步的初期失去了长期科学健康发展的可能。 3.强化有机奶认证的政府支持 乳业生产产业化程度高,专业性很强,发展有机奶业的关键是建立一套规范化的管理体制。欧盟已于1994年公布了动物有机产品的规定,1990年,美国食品 与药品管理局批准有机植物制品、有机蛋制品和有机奶制品可以使用有机食品标签。1999年2月,美国农业部(USDA)对于用来生产有机肉制品、奶制品和 蛋制品的动物从饲养方式、饲料组成、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参照国际经验,我国应密切结合乳制品发展的现实阶段和实际生产情况,在现在《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规范》基础上,进行有机奶制品认证专门标准开发,提高专项产 品的认证把握能力,严格认证。严格颁证。有机奶标准不应是在绿色产品标准基础上对某些指标简单化的提高,应加强研究体现有机生产原则的条款的细化和现实可 操作性。国家在加强对认证机构管理的同时,应积极促进认证机构间的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颁证水平,为有机产品的品质一致性和市场信誉保驾护航。 |
上一篇:现代化千头奶牛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下一篇:农村奶牛养殖存在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