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业篇

现代化千头奶牛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日期:07-09 作者:阳光畜牧网- 小 + 大

    摘要:奶牛生产模式与存栏数量是规模化发展的新课题,陇县在规模化发展过程中,走过了由集中、集合到家庭牧场的三步曲。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经验,了发展了新的矛盾和问题,供以后决策者。
  大力发展现代牧场,是有效解决优质奶源供给,实现“生产发展、环境友好”的途径之一,千头奶牛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现代奶业生产模式,符合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创新了利益机制、监管机制、价格机制,聚集、整合了各种生产要素,可大幅度增强奶牛养殖的规模化程度和生鲜乳品质。
  陇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境内环境自然封闭,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三户乳品加工厂,是生产无公害、安全高端乳制品的优选地。近二十年来,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壮大龙头企业,以奶牛养殖为核心的特色农业强县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形成了16万吨的生鲜乳生产能力和5.5万吨的乳制品加工能力。“三鹿”奶粉事件后,关闭了大量非机械奶源收购点,家庭养殖模式很难实现管道奶生产,传统的奶牛养殖方式必须重新洗牌。
  为探索奶牛养殖的最佳模式,1999年以前我们把养殖户从居民区分离出来,建立了前院后场第一代奶牛小区,解决了村容整洁和生产发展的矛盾。然而这种小区实质仍是家庭养殖模式的翻版,只是实现了养殖户的集中饲养问题,对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作用甚微,2000年以后,我们积极鼓励乡村发展集中饲养、人畜分离的第二代奶牛小区。在各种优惠政策的吸引和各级行政力量的推动下,全县先后兴建了43个二代小区,并以新建一个机械奶站补贴5万元的奖励措施鼓励企业在小区建设奶站,初步实现了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形成了优质管道奶生产能力,解决了产品供给与卫生安全的矛盾。然而这种模式管理松散,存在分户饲养、饲草饲料质量参差不一,小区整体奶源质量难以提高的问题。2009年我们大力发展投资主体单一的千头奶牛场,向集约化、规模化、一体化的生产模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这种模式较好解决了产权与收益、生产与管理的矛盾,具有专业化程度更高、机械化水平更强、质量安全可控、技术支撑体系完整等优势,是现代牧业的理想模式之一。目前已建成千头奶牛场2个,在建2个,在近两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体会到:
  1、千头存栏是适合企业发展的适度规模,它的取草半径、清粪半径适中,运输成本较低,更重要的是生产队伍更便于管理,精干高效。
  2、经营者从远景考虑,建立自己的优质苜蓿和全株高蛋白玉米青贮等优质饲草基地,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产业链条前伸,从根本上解决了鲜乳产量与质量制约瓶颈,为养殖业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3、乳品加工企业有了稳固的奶源基地,省去了多人、多车、多点收奶的麻烦,省下了一笔不小开支,亦收到质量衡定的鲜奶,为生产乳制品高端产品创造了条件,实现了双赢。
  4、千头奶牛场真正实现了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代表着现代牧业发展的方向,对区域内奶牛养殖起到了很好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
  5、现代化千头奶牛场更加注重品种质量,从良种繁育、犊牛选育到青年牛培育都制订了成套工作方案,克服了单家独户难以实现的品种改良难题,有利于提高奶牛单产水平。
  6、新型现代奶牛场投资主体单一,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优质生鲜乳每公斤牛奶高于其它小奶站0.26元,按年产量3500吨计算,净收益多收入91万元。
  7、现代化千头奶牛场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产出率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想模式。
  8、现代牧场建设加快了全县奶牛饲养的规模化步伐。全县2010年新建的9个奶牛园区全部为500头存栏规模和千头奶牛场,生活区、饲草区、养殖区、粪污处理区功能各一、绿化程度高,体现了现代、生态、标准的现代特征,提升了奶牛饲养业的品位。
  然而现代家庭牧场建设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家庭牧场必然要兴建宿办用房,遭到国土资源部门的阻止。尽管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联合发文指出“兴建畜牧小区土地按农业用地对待”,但国土局解释道路硬化和宿办用房难以复垦,形成了新的矛盾。
  二是新建奶牛园区全部集中在川塬10个乡镇,且规模大,给饲草青贮带来新的困难。
  三是乳品加工企业自建牧场的生鲜乳收购价格和其它养殖企业不同等,形成新的矛盾。
  四是乳品加工企业左右生鲜乳收购价格,没有形成完整的价格机制。与政策对新建现代家庭牧场的强力推动形成强烈反差,乳业协会的功能有待完善。
  陇县是全国313个奶牛养殖重点县和陕西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布局重点县,今年正全力实施陕西省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示范县项目,将有21个奶牛养殖小区进行改扩建,其规模、规格、标准使我们面临新的考验,我们将按照“规划引领、项目支撑、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协调加工企业、养殖企业和奶农的利益关系,依靠行政推动、龙头带动、户企联动、政策拉动等综合措施,实现奶牛饲养换代升级和奶畜产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

上一篇:我国肉牛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一)

下一篇:中国有机奶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