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8-16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养猪信息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近年来,养猪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许多农民因此走上了富裕之路。但是,也有不少农民辛辛苦苦养了几年猪,经济效益很差甚至亏损。笔者通过深入基层走访凋研,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作一简述,供同仁参考。 1、影响养猪效益的因素
种猪的优劣是决定养猪效益高低的基本条件之一。要取得最佳效益,必须有优良的品种做保证,而目前农村地方杂种猪还占有一定的比例,三元杂交猪所占比例并不高。虽然有些养户走自繁自养之路,但近亲繁殖现象比较普遍,农民在选购仔猪时只求价格便宜,不问品种优劣,导致猪生长缓慢、瘦肉率低、饲料报酬差、售价不高。 1.2猪场选址不科学,生产力低下
1.3传统养猪观念严重,市场风险意识差
1.4免疫程序不科学.疫病防控意识淡薄
消毒灭源也是保证生猪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而有些养户却忽视了消毒灭源工作,认为消毒没有多大作用,抱有侥幸过关心理,猪舍很少消毒,猪舍进出口也不设置消毒池,加上潮湿、卫生条件差。人员进出频繁,遇到环境突变,时常诱发疫病。有的养户即使对猪舍进行了消毒,但药物的配制浓度和使用方法不当,也达不到应有的消毒灭源效果。 1.5种猪饲养管理粗放.生产性能差
2、提高养猪效益的思路与对策
2.1选择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
2.2切实加强种猪的饲养管理
2.2.2合理利用种公猪。合理利用种公猪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保证猪场均衡高效生产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做到配种、营养和运动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其配种频率要因公猪年龄、体重而定,如青年公猪一般每周配种l~2次,壮龄公猪一般每天1-2次,连用3d中间要休息1 d,公母比例不超过l:20,非特殊情况一般不对外配种,以免传播疾病:其配种量要视膘情而定,保持其良好的种用体况,每天喂量以3 kg为宜,过肥者要加强运动,瘦弱者每天要增加0.5 kg左右的饲料喂量,并适量补充鱼粉、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元素等。 2.2.3加强母猪管理。母猪哺乳期不宜过长,在仔猪早期补饲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其体重大小可适当提前断奶,防止母猪过瘦而影响发情与受胎.肥者限饲,瘦者加料。 2.3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观念 一方面,要彻底改变“有病治病、无病不防”的做法。要积极主动了解周围疫情,根据本场实际制定并认真执行科学的免疫程序,切实做好口蹄疫、猪瘟、丹毒、肺疫、副伤寒、蓝耳病、伪狂犬、链球菌和细小病毒等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尤其要做好猪瘟的免疫接种工作。同时,提倡乳猪超前免疫.即新生仔猪在未吃初乳前注射猪瘟疫苗.注射后24h再喂给初乳,30~35 日龄进行二次免疫。场内不能饲养其他动物,不要到集市或其他专业户购买仔猪.对购进的种猪要先隔离观察1个月,确认无病后方可混群,种公猪和母猪每半年要接种1次猪瘟疫苗。另一方面,要正确对待消毒灭源工作。要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卫生制度,对猪舍进行严格消毒,定期驱虫灭鼠,消灭蚊蝇,猪舍进出口要设置消毒池,安设消毒警示牌。同时,要正确使用消毒药品。最好要选购2—3种消毒药物交替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 2.4改变传统养猪方法,发展生态养猪模式 养猪业是一个高污染行业,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养猪业排泄物中的有害成份如重金属、兽药、消毒药等引起的环境污染以及病原体引起的公共卫生问题正日益显现出来。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庭院式养猪法,选择具有天然生物防疫屏障的山塘、水库边或远离交通要道、村庄、学校,土质透气透水性好的向阳地带建设猪场,猪舍要东西走向坐北朝南,确保猪舍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在发展模式上要与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相结合.发展“猪一沼一果”、“猪一沼一渔”生态养猪模式。这样,不仅有利于生猪疫病的防控,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循环利用资源,提高养猪生产效益。 |
上一篇:猪场驱除苍蝇的方法
下一篇:猪场制胜法宝之温度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