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感冒 治疗:解热镇痛,怯风散寒,防止继发感染。内服阿司匹林或氨基比林,成年牛10~25克,犊牛2~5克;肌肉注射30%安乃近,或安痛定20~40毫升。 预防:防止牛舍潮湿,有过堂风,贼风。冬初气温突变时,要有防寒措施。 (7)产后瘫痪:产前呈现出短暂的不安,敏感性增高,四肢肌肉震颤,食欲废绝,站立不动,摇头、伸舌和磨牙,行走时步态踉跄,共济失调,易于摔倒;被迫倒地后,极力想站起。产后几经挣扎后,便卧地不起,或起立困难。伏卧的牛,四肢缩于腹下,颈部常弯向外侧,呈“S”状;躺卧的牛,四肢直伸,侧卧于地。鼻镜干燥,耳、鼻、皮肤和四肢发凉,敏感性降低。体温偏低(37.5~37.8℃),心跳达90~100次/min,瘤胃蠕动停止,粪便干,出现便秘。 治疗:尽快使血钙恢复到正常水平。常用20%—25%硼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含4%硼酸)500毫升,静脉注射(时间不应少于10分钟)。或用远征劲盖(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00毫升,或5%氯化钙500毫升,缓慢静脉注射。或使用乳房送风器向乳房内打气,使乳房内压力增高,减少泌乳以减少体内钙的消耗。 预防:预防奶牛患乳热症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干奶期饲喂低钙日粮,尤其是产前最后两周,干奶期奶牛对能量和蛋白的需求量应当限制在相当产奶5公斤的水平。产前减少钙的摄入量可使干奶牛适应缺钙状况,以便开始泌乳突然需求大量钙时,奶牛机体可迅速做出调整,如估计奶牛可能会发生乳热症时,分娩后可口服补钙。 (8)乳房浮肿:初期,乳房皮肤逐渐充血,乳房极度扩张,内充满奶汁,后期出现水肿,用手指压迫水肿区,压痕持续数分钟不退,乳房皮肤增厚,触诊坚实,有的见乳房皮肤上有数条裂缝,从中渗出清亮的淡色液体。乳房浮肿有时侵害1个乳区,有时半侧乳区,也有整个乳区全部浮肿,乳头也可出现水肿。触诊皮肤发凉,无痛感,似捏面粉袋样。乳头变得短粗,挤奶困难,奶量少。精神、食欲正常,全身反应轻微。产犊后1~2周浮肿消除者,对乳房影响较小;病程长者,水肿部因结缔组织增生,皮肤增厚,失去弹性,乳房内有硬块并使乳腺萎缩,产奶量下降。 治疗:通常不需任何治疗,多数病牛都能在产后逐渐消肿而痊愈。为促使肿胀尽快消退,对病牛应加强饲养管理,如采取减少精料和多汁饲料,限制饮水,增加运动和挤奶次数,多喂优质干草等方法,使其自然恢复。药物治疗可采取以下办法:涂布轻刺激剂,促进血液循环。常用20%的鱼石脂酒精软膏、碘软膏等涂抹乳房患区,每日1次,连续多日。增强心脏功能,降低血管渗透压,减少渗出。可静脉注射5%的氯化钙溶液500ml。加强利尿,使用利尿药和激素。用三氯甲噻嗪200mg、地塞米松5mg,一次内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