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03 点击: 次 来源:中国乳业杂志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如何培育好犊牛,在生命初期为其成年后打下良好基础,一直是牧业管理中的重点。2024年多数牧场面临奶源富余局面,导致在犊牛饲养上普遍采取了延长饮奶日龄、增加饲喂奶量、原奶替换代乳粉等策略,这对提高犊牛的哺乳期日增重是有利的。但是往往哺乳期喂奶量越大,固体颗粒料采食量就越低(图1),相应的犊牛断奶应激就会越大,做好犊牛的断奶应激管理在犊牛培育过程中非常关键。 犊牛断奶应激的评估 犊牛的断奶应激主要来源于营养日粮转变和社群重组带来的应激,这需要一定的周期进行适应,这个时间可能持续一周到一个月不等,这取决于断奶应激的大小以及犊牛断奶后的适应情况。现场直观上,我们通常能够观察到犊牛断奶后 “哞哞”叫声不停、生长迟缓、皮毛不亮、腹泻、疾病发病率升高等现象,这都是断奶应激的表现。数据监控方面,多数牧场选择在6月龄转育成时的体重、体高合格率作为监控指标,但是其存在反馈周期过长的问题,一般需要在断奶后4个月左右才能有测量结果,不利于指导生产。 测定断奶一个月内日增重的意义 断奶一个月内的增重速度可反应犊牛遭受的断奶应激水平及断奶后的恢复情况,因此可在犊牛断奶后1-2个月进行一次称重,以断奶前、后日增重的下降幅度作为衡量犊牛断奶应激的指标。下降幅度越大,表明犊牛断奶应激越大。反之,则反映犊牛断奶过渡良好。 犊牛断奶一个月内日增重的现状 英联贸易公司对2022-2024年全国各地区十余座牧场犊牛哺乳期及断奶后1个月日增重数据进行了监测,各牧场哺乳期平均日增重可达920克/天,按照牧场流程断奶后一个月内日增重则降低至639克/天,下降30.6%(图2),表明各牧场犊牛断奶应激普遍较高,其中个别牧场甚至会出现犊牛断奶后一个月内体重不增加甚至降低的现象,这对犊牛的发育是非常不利的。 |
上一篇:肉羊养殖设备应用实例
下一篇:冬季奶牛场的管理技术措施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