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13 点击: 次 来源:苝斗农科 作者:吴志君 - 小 + 大
在当前养猪产业中,成本控制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深圳市京基智农时代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吴志君先生近日在第六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上,针对新式猪场的成本管控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方法,旨在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成本优化。 1 生产管理上的成本管控 1.1 满负荷均衡生产 满负荷均衡生产是实现成本控制的重要策略。通过精心策划后备培育、配种技术和同期分娩技术,确保21d断奶重达到6.5kg,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1.1.1 后备母猪计划 后备母猪的培育是生产管理的基石。选留强度设定为55%,确保配种前体重不低于135kg,发情次数至少1次,发情间隔控制在3d内。此外,后备母猪数量应占配种批的20%-25%,且健康度需满足特定疾病防控要求。 情期管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50-170d,公猪赶入后备母猪栏。 第二阶段:170-190d,母猪接受BEAR(公猪接触区)查情。 第三阶段:超过190d,对无情期记录的猪只进行激素处理后,再进行BEAR栏诱情。 1.1.2 同期(发情/配种/分娩) 同期发情、配种及分娩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通过激素控制,使参配后备发情集中在2-3d内,实现批次化生产。同时,确保断奶母猪7d内发情率超过85%,降低非生产天数,提高定位栏利用率。 1.1.3 断奶阶段目标 断奶阶段的目标是实现窝均断奶数不低于11头,仔猪头均断奶均重不低于6.5kg。这有助于提高断奶窝重,达到71.5kg以上。 1.1.4 满负荷生产对断奶成本的影响 满负荷生产对断奶成本有显著影响。母猪耗用金额相对固定,断奶总数量越多,头均断奶成本越低。此外,满负荷生产有助于降低固定费用分摊,从而降低出栏成本。 1.2 健康体系的建立与成本影响 建立一个健全的健康体系对于控制生物安全至关重要。通过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实现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的零发生。同时,对于PRRS(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ED(猪流行性腹泻)、APP(传染性胸膜性肺炎)等主要传染病,除了疫苗控制外,还需建立自更新供种体系,实施大批次化生产,保证环境与通风,并彻底洗消。 健康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成本。以猪场C与猪场D为例,猪场C因健康问题导致成活率低至83%,而猪场D的健康程度较好,成活率达到96%。这13%的差异导致猪场C在药品成本上比猪场D多出33元/头。此外,健康程度的不同还导致死亡成本的差异,猪场C的死亡成本比猪场D高出116元/头。 1.3 繁殖效率提高 繁殖效率的提升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通过提高活产仔数,每窝从10头提升到12头,每头断奶仔猪成本可降低51元,对于一条6750头的生产线,成本降低可达832万元。 |
上一篇:规模猪场夏季热应激防控策略
下一篇:提高仔猪初生重和均匀度的措施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