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禽病防治 > 文章

鸡球虫性肠炎的鉴别与防治

时间:2024-06-11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引起鸡肠炎的病因很多,包括鸡球虫性肠炎、梭菌坏死性肠炎、霉菌性肠炎、病毒性肠炎等。其过程为鸡肠道黏膜受到病毒、细菌、寄生虫或毒素的侵害或刺激,使肠黏膜上皮细胞发生肿胀、充血、出血、坏死、变性等一系列的炎症反应。

其中球虫性肠炎最为普遍,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养殖户往往不能准确诊断,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且经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鸡群持续死亡,造成用药成本高,经济效益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措施。

一、球虫性肠炎解剖表现

1、急性小肠球虫病

急性小肠球虫病:由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等引起,寄生于小肠黏膜内,致病力强。

肠管内有凝固的血液、血块或胡萝卜色胶冻状的内容物。

肠道粘膜严重脱落,肠壁扩张、松驰、肥厚和严重坏死。

肠道内有一定量黄白色的渗出物。

小肠外观呈现淡红色、暗红色或黄色肿胀。

临床表现出肠管变粗,小肠一段粗一段细,很明显。

十二指肠和小肠前段浆膜上,有明显的球虫增殖的白色小点和密密麻麻针尖样小出血点相间在一起。

2、盲肠球虫病

盲肠球虫病:由寄生在盲肠粘膜内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引起,致病力最强。

初期粪便为番茄酱色,后期变为完全的鲜红血粪。

盲肠显著肿大,可为正常的3~5倍。

肠腔中充满凝固或新鲜的暗红色血。

盲肠粘膜变厚,有大量血斑和坏死灶。

3、慢性球虫病

慢性球虫病:由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等多种球虫引起,主要表现为采食量下降,肠道苍白,失去弹性,肠壁增厚。

发生混合感染后,肠道损伤极为严重。

二、球虫性肠炎发病过程

球虫主要寄生于肠粘膜上皮细胞中,当其大量生长繁殖时,必然导致肠粘膜增厚,水肿,严重脱落及出血等病变,形成特征性的西红柿样或鱼肠样粪便。使饲料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同时对水分的吸收也明显减少,尽管鸡大量饮水,也会引起脱水现象,所以发病鸡群所排的粪便就很稀薄且不成形,内含有没有被消化的饲料。

大量的肠上皮细胞破裂、脱落,在细菌的作用下发生腐败分解,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被机体吸收后呈现出自体中毒现象,使鸡表现为兴奋、不安、奔跑、颤头、瘫痪等神经症状。

大量的营养物质在肠道内不能消化吸收而发酵,魏氏梭菌、肠梭菌等厌氧菌会大量繁殖,从而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肠炎反复发作,难以治疗。

三、球虫性肠炎的预防与治疗

(一)预防措施

1、减少应激,增强免疫力

球虫病高发季节,饮水或饲料中可添加抗应激、补充营养的添加剂,可达到免疫增强、抵抗应激的作用。

上一篇:夏季肉鸡猝死症的病因及防治

下一篇:鹅群中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