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猪病防治 > 文章

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和防治

时间:2023-05-20    点击: 次    来源:猪业科学    作者:加华才让 - 小 + 大

猪流行性腹泻是危害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一类常见疾病,该病主要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所引发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引发患病猪只呕吐、腹泻以及脱水等症状。该病的流行范围广泛,无论各年龄段、品种或者性别的生猪均可感染本病,而本病对于哺乳仔猪的危害性更为严重,如诊治不及时,会造成哺乳仔猪死亡率较高。猪流行性腹泻的传染性比较强,病毒可以通过饲料、饮水、器具或者饲养环境等进行传播,并且在冬季较为寒冷的季节传播率与发生率更高。本病可对生猪养殖业造成严重的危害,养殖者需提高对本病的重视程度,正确了解本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以及防治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能够对患病猪只进行快速诊断,从而及时对症治疗,降低本病所带来的损失。

流行性腹泻的病原及流行病学

1.1 病原学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原,该病毒呈圆形,且外面覆有囊膜,为RNA病毒,属于α冠状病毒,体外培养的条件较为严格,只能在肠上皮组织的培养物中进行培养。该病毒可通过口腔及呼吸道侵入机体内部,并通过自身S蛋白与宿主细胞膜上的CD13受体进行结合,随后即可侵入肠上皮细胞,造成肠道细胞损伤、脱落,同时还能够抑制生猪的自身免疫力,诱发腹泻性疾病。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抗性较低,常用的消毒制剂均可将其有效杀灭。

1.2 流行病学

本病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在冬春等温度较低的季节发生率更高,但也有在夏季流行的案例,以及养殖场出现了全年流行的情况。该病毒可长期潜伏于生猪体内,各年龄段的生猪均可感染本病,通常具有5~8 d的潜伏期。患病猪只和隐性带毒猪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即使耐过康复后的患猪也会长期带毒,并且会通过粪便向外界排毒。养殖场内的猪舍、饲槽、水槽、饲料、垫料以及车辆等均可作为传播猪流行性腹泻的病毒的媒介,当易感猪群接触到这些被污染的物品时即可发生感染。同时该病毒也可以通过乳汁进行垂直传播,传播速度非常快,猪场内一旦出现发病患猪,很快就会波及整个猪群。其中哺乳仔猪及育肥猪等是本病的主要发病群体,发病率可达100%,尤其是对7日龄以内的仔猪危害严重。当前临床上主要呈现猪流行性腹泻与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病、大肠杆菌和猪圆环病毒病的混发趋势,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流行性腹泻症状,不易进行区分,给诊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临床症状

生猪感染流行性腹泻病毒后,通常会有6~8 d的潜伏期,此后才会逐渐表现出呕吐、腹泻,或者脱水等临床症状。患病猪只所排粪便与正常猪只的粪便有明显区别,一般情况正常猪只排块状粪便,而患猪则排出灰黄色的水样稀便。年龄不同,生猪感染后的病症也不尽相同。哺乳仔猪更容易发生感染,并且本病在产房内呈现跳跃式的传播流行方式,因此哺乳仔猪在发病时间上也具有间歇性的特点,刚开始发病时排出黄色黏稠的粪便,随后变为混有黄白色凝乳块的水样稀便,在患病乳猪的肛门以及臀部可见排泄物黏附。患病仔猪除了出现严重的水样腹泻以外,在哺乳或者进食以后,还会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为黄白色黏稠的胃内容物。患病仔猪同时还会伴有精神不振、食欲衰退、渐进性消瘦、脱水等症状,最终由于衰竭而死亡。患病猪只病情的轻重和死亡率高低通常与仔猪的年龄呈负相关,即仔猪的日龄越低,其症状越严重,死亡率也越高。7日龄以内的仔猪感染流行性腹泻以后,致死率达到了50%以上,患病仔猪通常会在出现腹泻后的2~4 d内发生脱水死亡。而日龄较高的断奶仔猪和育肥猪感染本病后症状较轻,大部分患猪在持续4~7 d的腹泻之后即可康复。

诊断

3.1 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鉴别诊断

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较为相似,如不严格鉴别诊断,非常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相比,本病的致死率相对较低,并且传播速度也比较缓慢。另外,剖检病死的患猪发现,猪流行性腹泻的病理变化主要在小肠,肠腔内部充满了黄白色的内容物,同时肠系膜发生充血和水肿,小肠绒毛切片镜检,可见小肠绒毛缩短。

上一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与治疗

下一篇:一例保育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