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猪病防治 > 文章

猪支原体肺炎的流行及防控

时间:2022-12-22    点击: 次    来源:惠中兽药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猪支原体肺炎又称地方流行性肺炎,俗称“气喘病”或“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姚敬明等的血清学调查表明,调查的所有猪场都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母猪、仔猪、育肥猪都呈一定比例的阳性,在很多猪群内抗体阳性率都超过了30%,个别猪群的阳性率甚至达到了60~70%。我国部分省市规模化养猪场血清学检验阳性率30~50%,集约化猪场发病率高达70%以上,屠宰厂检疫发现,屠宰猪约有40~80%的有典型的支原体肺炎病变,猪支原体肺炎被认为是猪场发病的“门户病“”或者“钥匙病”,能与多种疾病共同或者先后感染猪体,导致猪群发病,因此对于猪支原体肺炎的防治迫在眉睫。

一、流行特点

猪支原体肺炎仅发生于猪,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其中以哺乳猪和幼猪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次是妊娠后期的母猪、哺乳母猪和育肥猪发病较多。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性感染,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病原体存在于病猪及带菌猪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在猪体内存在的时间很长,病猪在症状消失之后半年至一年多仍可排菌。猪场发生本病主要是从外面购入隐性感染猪所致,哺乳仔猪常从患病母猪感染。呼吸道是本病的传染途径,病原体随病猪咳嗽、气喘和喷嚏分泌物排到体外,形成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健康猪。

本病冬春寒冷季节多见,四季均可发生,猪舍通风不良、猪群拥挤、气候突变、阴湿寒冷、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可促进本病发生,加重病情,如有继发感染,则病情更重。猪场首次发生本病常呈暴发性流行,多取急性经过,症状重,病死率高,在老疫区猪场多为慢性或隐性经过,症状不明显,病死率低。

二、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本病潜伏期10~16天,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感染。急性型:见于新发猪群,病猪剧喘,腹式呼吸或犬坐姿势,时发痉挛性阵咳。体温一般正常,有继发感染则体温升高。食欲大减或废绝,日渐消瘦。病程约1周,病猪常因窒息而死,病死率高;慢性型:多见于老疫区的架子猪、育肥猪和后备母猪。长期咳嗽,清晨进食前后及剧烈运动时最明显,严重的可发生痉挛性咳嗽。症状可因饲养条件和气候的改变而缓和或加重,病猪体温不高,但消瘦,发育不良,被毛粗乱。病程长达2~3个月,有的在半年以上,病死率不高。此类病最易发生继发性感染,是秋冬季造成猪群急性死亡的主要诱因;隐性型:不表现任何症状,或偶见个别猪咳嗽,生长发育一般正常,剖检时有肺炎病灶,隐性型猪支原体肺炎在老疫区的病猪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其作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的隐性传染源,是影响疫苗防疫效果的主要危害。

病变首先发生在肺心叶,栗粒大至绿豆大,然后逐渐扩展到尖叶、中间叶及隔叶前下缘,形成融合性支气管肺炎。两侧病变大致对称,病变部肿大,淡红色或灰红色半透明状,界限明显,像鲜嫩的肌肉样肉变。病程延长加重,病变部胰变或虾肉样变。如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肺和胸膜的纤维素性、化脓性和坏死性病变。

三、危害

1. 破坏呼吸道防御系统引起免疫抑制

猪肺炎支原体首先在气管表面的纤毛上定植,进而破坏纤毛,气管纤毛的主要功能是阻止与清除外界进入气管中的固体颗粒(可能含有致病病原)。正常情况下气管纤毛整齐排列,纤毛上黏附大量黏液捕获通过鼻腔进入气管的固体颗粒,被纤毛捕获的颗粒通过黏液或纤毛规律摆动将其运至咽喉部位,咳嗽排出或吞咽至消化道后排出。一旦气管纤毛受到破坏会使其他致病病原直接影响肺脏,从而导致肺部出现严重病变。

Caruso和Ross早在199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从支原体肺炎阳性猪分离的巨噬细胞与阴性猪分离的巨噬细胞相比,其吞噬放线杆菌的能力较弱。而吞噬能力下降可能是容易造成其它继发感染的原因之一;支原体感染也会造成γ-干扰素的释放受到抑制,而γ-干扰素具有介导细胞免疫的作用;支原体细胞膜还会降低淋巴细胞的转化能力。这预示着支原体能够对细胞免疫产生广泛的抑制作用。因此临床常见的猪支原体肺炎病例中,经常可以分离到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等,说明这些细菌常与猪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临床呈现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发病特点。

上一篇:规模场猪肢蹄软弱综合征的防治

下一篇:仔猪渗出性皮炎的预防和治疗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