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7 点击: 次 来源:海博莱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该菌黏附在空肠黏膜上皮的绒毛顶端,导致绒毛脱落,继而在肠上皮细胞基底膜大量繁殖,导致绒毛下固有层大量坏死,并有出血;坏死区域可以扩大到隐窝、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甚至到肌肉层;肠壁充气后导致腹膜炎、肌肉层、腹膜下、肠系膜淋巴结等多处气肿(有时还有血栓)。 临床症状因猪群免疫状态和发病日龄而异。最严重的症状包括出血性腹泻,虚弱无力,被母猪压死概率增加,直肠温度下降到35℃或者更低,腹部皮肤发黑,出生后12~36小时内死亡。 有些急性死亡并无腹泻症状。常见病变包括小肠大面积出血,腹腔有血水,肠壁内有气泡,肠系膜淋巴结可能红肿,空肠绒毛和隐窝上皮细胞坏死,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大面积出血。 仔猪脱水,沾满红色或棕色粪便,夹杂灰色组织碎片。亚急性病例,腹泻不带血,粪便初为黄色转而为清亮液体,消瘦、脱水,5~7日龄死亡;小肠黏膜坏死,病变区域肠壁粘连。 慢性病例的仔猪,间歇性下痢一周左右,排黄灰色黏性粪便,肠壁可能增厚,部分区域可见坏死性黏膜。 发病最早在出生后12小时,3天左右最为常见,一周以后少见。在未免疫猪群容易出现大流行,发病率高100%。未免疫的初产母猪所生仔猪的发病死亡率可达100%,其他猪群发病死亡率也可高达50%~60%。 母猪群接触发病仔猪后获得一定的免疫力,随后仔猪发病率、死亡率也呈下降趋势,但是群体免疫力一旦下降(比如不断引入未免疫或者未感染后备母猪或者经产母猪),急性病例仍会出现。 四. 增生性回肠炎 病原是胞内寄生菌,用特殊方法才能培养。病变包括小肠末端及邻近结肠前段的肠壁增厚,肠管增粗,肠系膜和浆膜下水肿,肠黏膜增厚形成脑回样皱壁;凝固性坏死和炎性渗出物附着于肠壁;肠管缩小,肠壁变硬,剪开后可见条形溃疡;回肠末端和结肠急性出血,肠腔中含有凝血块,直肠中可能有血液,粪便呈黑色柏油状。 主要影响生长猪。感染该病原后可表现出腹泻、不同程度的增重下降。急性病例可见肠道突然出血以及猝死。亚临床病例没有明显的腹泻或者体重损失,体增重、饲料转化效率、均匀度等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血清学调查证实该病在我国猪场普遍存在,感染率从保育期或者育肥期开始显著上升,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感染率在50%~100%之间。 多表现为亚临床症状,较少引起猪死亡,但在某些猪场已经严重影响到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病变不同,主要分为猪肠腺瘤样病和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2种类型。 在美国,猪小肠腺瘤病类型在6~20周龄的猪多发;增生性出血性肠炎多见于4~12月龄的育肥猪、后备母猪和公猪。 五. 猪痢疾短螺旋体 猪痢疾是由致病性猪痢疾短螺旋体(Brachyspira hyosenteriae,B.hyo)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结肠、盲肠黏膜发生黏液性、出血性及坏死性炎症为特征。 主要病变发生在结肠、盲肠段,大肠黏膜水肿、充血或出血,肠内容物混有较多的血液和黏液。猪痢疾短螺旋体的毒力因子包括定居因子、毒素、脂多糖和水解酶等,参与肠上皮细胞的损伤。具体致病机理不是非常清楚。 1978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种猪时发现该病。该病目前已经成为猪场普遍存在、死亡率低而发病率高的一种疾病。 可影响7周龄以上、20~40kg的生长猪,任何日龄的后备母猪。临床上表现为消瘦、腹泻、黏液性出血性下痢,导致饲料利用率下降,生长发育受阻。 |
上一篇: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治疗
下一篇:秋冬季猪流感继发副猪的综合防治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