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5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是由血清IV型I群禽腺病毒(FAV4)引起的一种国内新发家禽传染性疫病。其特征性症状为3~5周龄肉鸡突然死亡,剖检变化主要为心包积水和出血性肝炎。本病于1987年在巴基斯坦的安哥拉地区首次报道,因此该病又称为“安卡拉病”。随后该病在伊拉克、印度、墨西哥、厄瓜多尔、秘鲁、智利、俄罗斯和日本均有报道,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腺病毒分类 在2005年9月第8次病毒分类报告中,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腺病毒分为四个属,禽腺病毒属、哺乳动物腺病毒属、唾液腺病毒属和腺胸腺病毒属。禽腺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是鸡、鸭、鹅等禽类体内常见的传染性病毒。该病毒多数在禽体内存在却不致病,但是当有免疫抑制性疾病或是发生混合感染时,会对家禽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根据群特异性抗原的不同,禽腺病毒可分为三个群:I群禽腺病毒具有共同的群抗原,基于交叉中和试验的测定分为5个类型(FAVA~E),包含12个血清型(FAV1~12),代表毒株为鸡胚致死孤儿、血清IV型I群禽腺病毒;II群FAV包括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雉鸡大理石脾病毒和禽类脾肿大病毒;III群FAV仅包含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76)。 2、流行特点 FAV4是鸡、鸭、鹅等禽类体内常见的传染性病源,肉鸡、蛋鸡、樱桃谷鸭、番鸭、鹌鹑、鸽子、长尾鸭、鸵鸟、猎鹰等都有发现到腺病毒的存在。世界上第一例腺病毒是在有慢性呼吸道症状的鹌鹑体内分离到的,之后,在各种家禽上分离到不同血清型的禽腺病毒,有时在同一只家禽上能够分到不同的血清型。该病的发生可能与机体的免疫抑制有关,经常与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的继发有关。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生于天气炎热的夏、秋季节,主要发生于3~5周龄的商品代家禽,也可见于蛋种禽,造成心包积水和出血性肝炎,死亡率为20%~75%,最高可达80%,蛋鸡和育成鸡的死亡率为8%~11%。 FAV4在家禽体内普遍存在,能够呈隐性感染,该病毒主要在家禽的消化道和呼吸道内复制,家禽的口腔黏液、粪便、肝脏、肺脏、肾脏等组织进行检测,均能检测到病毒。有研究表明,I群禽腺病毒可保持潜伏隐性感染,该病毒能够在鸡群中潜伏一个代次,应用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却检测不到病毒的存在。FAV4既可以垂直传播,也可以进行水平传播,但以垂直传播为主。病毒通过种蛋的孵化过程进行垂直传播,从感染鸡群的鸡胚或制备的细胞培养物中可以检测到病毒,腺病毒虽然可在第一天分离到,但通常在3周龄后排毒。肉鸡排毒的高峰期在4~6周;产蛋鸡在5~9周达到排毒高峰,到14周龄后还有70%在排毒。家禽之间通过接触污染的运输工具、饲喂器械等不良环境会造成病毒在养殖场的广泛流行,造成大面积的发病。 3、临床症状 该病在感染初期无明显症状,死亡率较低;然而在感染后期,患病家禽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蓬松、不愿走动,特征性症状为家禽突然倒地、眼半闭、两脚划空、数分钟内死亡。商品家禽多在3周龄左右开始出现零星死亡,4~5周龄达到死亡高峰,高峰期大约持续5~9天,之后死亡开始减少,整个病程约为7~15天。 4、剖检变化 家禽感染FAV4剖检后病变主要见于心、肝、肾和肺。死亡的鸡几乎都有明显的心包积液,颜色淡黄而澄清,呈胶冻状,心包呈水囊状;心脏畸形、松弛柔软、心内膜出血;肝脏肿大、边缘钝圆、表面出血呈出血性肝炎、质脆易碎、颜色呈淡黄色或土黄色;胆囊充盈、颜色变浅、内有大量胆汁淤积;肺脏充血和水肿;肾脏苍白,肿大。 5、防治措施 由于FAV4既能水平传播,又能垂直传播,传播范围广、影响大,给我国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临床上要做到提前预防,防治结合。目前由于I群禽腺病毒至少有12个血清型,且不同的血清型之间的同源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增加了疫苗研制的难度。临床实践中我们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尽量减少应激,避免从发病鸡场引进雏鸡等都能起到一定作用。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和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都能增加该病的致病性,控制和清除这两种病毒对其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FAV4对外界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不仅能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给子代,还能通过污染的粪便、水槽以及种蛋进行水平传播,这就在临床上增加了其防控难度。 |
上一篇:鸡痘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其防治
下一篇:鸭支原体的预防与控制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