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症状 猪疥螨病主要是由猪疥螨寄生于猪的皮肤内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健康猪与病猪接触后会发生感染,在感染后,在疥螨的刺激和毒素作用下病猪的皮肤出现发痒的症状,病猪会摩擦墙面、围栏,导致患病部位出血、脱毛、结痂,最后会出现皮肤增厚的情况。在发病后病猪的食量逐渐减少,精神不佳,日渐消瘦,与健康猪相比发育缓慢,有些病猪还会出现贫血的情况,甚至引发其他疾病。具体的临床表现分为皮肤过敏反应和皮肤角化过度两种类型,前者在乳猪和保育猪中比较常见,后者在母猪、公猪及成年猪中容易发生。主要的临床症状可以总结为皮肤发痒、结痂、脱毛、皮肤褶皱严重,与金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后会出现皮炎且患部扩大的情况。 二、诊断 1、诊断要点 在饲养期间发现猪出现皮肤瘙痒,局部发红、脱毛结痂的情况,在秋冬和旱春等季节里容易发生。各个年龄段和不同品种的猪都能够感染该疾病,病猪皮肤由于擦痒会出现增厚和失弹的情况,疾病发生后主要损害体表皮肤,不会对内脏造成危害。 2、鉴别诊断 皮肤霉菌病:该疾病主要是由皮肤霉菌引起的一种疾病,会对皮肤的角质层造成较大的损害导致病猪皮肤出现脱屑、脱毛的情况,形成癣斑,严重时会形成湿疹性成渗出性皮炎。 猪皮肤癣病:猪感染该疾病后皮肤上会出现圆形形状损伤,在胸部、颈部、腹部和内股部比较常见,有些病猪的耳部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损伤部位会出现脱屑现象,皮屑剥离后损伤部位皮肤光滑,会形成癣斑,痒感不明显。 猪湿疹:在耳部、四肢内侧、腹部等位置会出现皮炎症状。发病初期皮肤出现红肿情况,然后发生扁平丘疹,严重情况下会出现水泡或脓肿,皮肤痒感不强烈,部分湿疹不会发痒。 3、防控措施 1、预防措施 1.1、饲养管理 在生猪养殖期间必须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对饲养密度进行控制,根据圈舍大小来调整饲养数量,保证每头猪都具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同时也要做好粪便清理工作,及时将废物排出。要保证圈舍内的通风性良好,在不同的季节里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养殖人员也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程序,定期开展消毒工作,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地面和墙面的消毒工作,要控制好消毒液的浓度,一般控制在2%,消毒2小时后进行圈舍清洗,然后使用百毒杀、菌毒灭等消毒药物对猪及圈舍进行消毒,消毒药物要交替使用。另外,要保证饲料质量,禁止饲喂发霉或者变质的饲料。 1.2、药物预防 养猪场要定期开展免疫预防工作,在指定的时间里进行全群杀螨,每年1-2次。妊娠母猪在生前一周左右进行要药物免疫,仔猪在入群前和种猪在配种前都需要进行免疫预防。 1.3、完善检疫制度 养猪场可以采用自养自繁、全进全出的模式,对于外来引种首先要进行隔离观察,确定没有问题后才能入群饲养。如果发现病猪要立即隔离治疗并对圈舍进行全面消毒,以防疾病传染。 2、治疗措施 对于发生猪疥螨病的病猪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隔离治疗,使用伊维菌素或者阿维菌素对病猪进行皮下注射,根据病猪的体重,按照0.3mg/kg的标准进行用药;也可以使用多拉菌素进行肌肉注射治疗,根据病猪的体重,按照0.3mg/kg的标准进行用药;还可以使用药剂涂抹,雄黄15g,花椒和蛇床子各25g,硫黄30g,枯矾45g,研磨成粉末并进行调油处理,将其涂抹在患处[2]。 在用药前需要对患处进行清理,将周围3cm左右的毛剪掉并用温水清理患处,将皮屑和痂皮去掉,再使用来苏儿进行洗刷,擦干后使用敌百虫进行涂擦,将药物与水融合制成浓度为0.1%左右的溶液,在喷涂期间要控制用量。也可以使用二嗪农、双甲脒、蝇毒磷等清洗患处。部分药物在治疗期间只能杀死虫体而无法将虫卵灭杀,可以尽量延长治疗时间,每次治疗时保证药物能够渗入病猪患处皮肤。 三、结语 发生猪疥螨病的病猪皮肤发痒、发炎较为严重,不同类型猪都有可能感染这种疾病,如果没有做好防控工作很容易导致病猪死亡,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养殖期间要加强饲养管理,重视疾病预防,同时也要观察猪的生长情况,在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进行隔离治疗,结合具体病症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此控制疾病对病猪身体造成的影响,防止疾病的传播与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