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23 点击: 次 来源:北方牧业 作者:汲如芬,马金波 - 小 + 大
1、病原及流行特点 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寄生在小肠、盲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的一种急性流行性原虫病。该病的主要病原为寄生在雏鸡盲肠中的柔嫩艾美尔球虫和寄生在小肠内的毒害艾美尔球虫。球虫卵囊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在土壤中能存活4~9个月,但不耐高温和干燥。病鸡、带虫鸡及其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均是主要的传染源。本病主要以幼雏最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通常在雨水较多、气温较高的春夏季节最容易流行,温暖潮湿的鸡舍环境中易发生本病。 2、临床症状 急性盲肠球虫病病鸡精神萎靡、翅膀下垂、呆立、鸡冠肉髯颜色苍白、食欲不振、逐渐消瘦、不愿走动、粪便带血或排水样稀便、严重时可出现血样血便,脱落的肠黏膜与血液混合排出。雏鸡感染后症状明显,多发生于15~50日龄,潜伏期4~5天,病程1~3周,病死率达50%~90%;小肠球虫病其临床症状与盲肠球虫病相似,排出的粪便混有黏液,颜色发黑,死亡率高,恢复得慢;慢性球虫病病鸡轻度感染时,临床症状不明显,重度感染时,病鸡食欲降低、消瘦、营养不良、贫血,机体抵抗力降低,可持续1周以上,往往可慢慢恢复。 3、病理变化 急性盲肠球虫病,感染初期未见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感染第4天,可以看到部分肠黏膜有出血,感染第5天,盲肠肿大,黏膜有大量出血,可见到血便,感染一周后,盲肠硬化并充满凝血块和干酪样物,感染第8天,盲肠开始萎缩,内容物变少,呈樱桃红色;急性小肠球虫病,感染的前3天病理变化与盲肠球虫病相似,感染第4天,肠黏膜内有少量出血点,感染第5天,小肠中部明显肿胀并有大量出血斑,逐步开始萎缩;慢性球虫病病理变化多见小肠上段,尤其是十二指肠更加明显,肠黏膜肿胀,有坏死灶。 4、预防措施 4.1 保持卫生清洁 要保持养殖环境卫生干净,包括人员场区、舍内、饲料、饮水、用具等严格消毒,尤其是做好鸡粪的无害化处理和病虫害的杀灭,防止鸡粪污染环境,注意鸡舍内空气流通和防寒保暖,保持舍内合适的温湿度,避免拥挤,减少各种因素对鸡群造成的应激反应。加强日常消毒,可使用稳定型二氧化氯等药品交替消毒鸡场,降低鸡球虫病的发生率。 4.2 做好药物预防 目前预防鸡球虫病发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抗球虫药,市面上抗球虫药很多,应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轮换使用抗球虫药,如那拉菌素、盐霉素、尼卡巴嗪等,并按照说明书要求,严格控制药物使用的剂量,注意把控好药物的休药期和耐药性。 4.3 加强饲养管理 日常要加强饲养管理,饲料营养要均衡,雏鸡在饮水时可以添加多维,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K、维生素C,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麸皮和碳酸钙中具有促进球虫发育的物质,在鸡感染球虫病时,要减少日粮中麸皮和碳酸钙的用量。可适当添加一些不溶性粗砂,有利于促进肠胃蠕动,增强球虫卵囊破坏能力。 5、治疗 鸡群感染鸡球虫病后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临床上常用的磺胺类药物对已经感染的鸡治疗效果显著,也是肉鸡感染球虫病的主要药品。如:磺胺喹噁啉,按照0.1%浓度与饲料混合,连续用药3~4天,停药3天,然后按照0.05%的浓度与饲料混合,连续用药2~3天,停药3天,再给药2天;磺胺二甲基嘧啶,按照0.1%的浓度投放饮水中,连续用药2天,或按照0.05%的浓度饮水治疗,连续使用4天。磺胺类药物与乙胺嘧啶或氨丙啉混合使用可以增强药效,治疗效果更好,但要严格控制药物使用剂量。 |
上一篇:一例鸭瘟并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下一篇:鸡新城疫的流行与防控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