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方案》的发布,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对此进行了解读。 一是为何建立生猪产业逆周期调节机制。在生猪价格处于下降周期保障产业扶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特别是猪价下跌时,会出现一些短贷、抽贷和限贷以及不合理的环保拆迁抬头的现象,例如在二季度猪价下跌一些企业就出现了资金链的问题,影响了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在市场机制下,保障生猪产能适度调减,能够避免产能过度下降导致的新一轮价格暴涨。 二是预案的核心是合理调控产能。到底多少万头母猪可以满足猪肉消费需求,4100万头母猪存栏下PSY或者MSY需要达到多少?预案的核心是在能繁母猪产能发生异常波动时,及时通过预警和政策调控引导防止其过度波动,保障母猪产能在合理范围的内波动。 三是“各省份2021年生猪存栏目标的10%为基础”以及绿色、黄色和红色区域的波动范围如何理解。按照产业生产效率来说,我国能繁母猪占生猪存栏的比重一般在10%-12%,即如果母猪存栏量为各省份生猪存栏目标的10%,即可以实现常态的生产水平。 如果超过了10%,往往会引发生产较大波动,例如在2014年底一直到2015年三季度前能繁母猪存栏同比降幅就达到过10-15%,2016年上半年猪价快速上涨。 四是“三抓两保”如何理解?我国的生猪生产继续呈现明确的区域化特征,同时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20年规模以上养殖场出栏占比已经达到57.1%,规模越大的养殖场生产稳定性越高,抓好核心的区域和主体能够提升调控效果。但是,对于小型养殖户来说,未来会怎样? 养殖户从自身而言也需要具备向适度规模化家庭养殖的内在动力,只有升级转型了,才能提升生产效率和未来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所以,方案强调的是重点调控的主体,而不是特指某一类型规模的养殖场。 朱增勇表示,随着政策保障体系的不断优化完善,养殖主体在市场波动中逐渐成长升级,相信“十四五”我国生猪产业将会迎来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