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禽病防治 > 文章

一例蛋鸡肌腺胃炎病的诊治

时间:2021-09-16    点击: 次    来源:家禽科学    作者:余洪涛 - 小 + 大

肌腺胃炎病是养鸡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各种日龄、品种和性别的鸡都会发生,主要表现肌胃和腺胃增厚、出血,表面有溃疡灶,鸡采食量下降,生长发育受阻,严重的会导致死亡,经济损失较大。为了能帮助广大养鸡场更好地防治本病,笔者通过分享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病例诊治过程来帮助大家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1 肌腺胃的结构和功能

肌腺胃是肌胃和腺胃的统称,是鸟类动物特有的器官,肌胃外层为厚厚的肌肉层,内面有一层角质皮(俗称鸡内金),上与腺胃相连,下与十二指肠连接,肌胃主要功能是通过肌肉蠕动对胃内食糜进行挤压和研磨,使其更碎,从而利于消化。特别是鸡进入产蛋期后,饲料中还需要加入8%左右的石粉,石粉硬度较大,与饲料混合后在肌胃的作用下可以帮助磨碎食物。腺胃是一个上连食道、下连肌胃的囊状器官,腺胃壁相对较薄,胃内壁分布着腺体,可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胃酸具有杀菌和提供酸环境作用,胃蛋白酶在酸环境下发挥最佳的酶活力,将饲料中的蛋白质初步分解为多肽类物质。肌胃和腺胃主要起到帮助饲料完成初消化的作用。

2 本例鸡场发病概况

本次引发肌腺胃炎的鸡场位于信阳地区,一共饲养20000只海兰褐蛋鸡,360日龄,产蛋率85%左右,采食量下降,鸡整体精神不佳,羽毛灰暗无光泽,粪便稍稀,有明显的过料现象,平均蛋重58.6 g,料蛋比在2.3~2.4之间,蛋壳质量差,很容易碰破。鸡群每天死亡10~15只,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可见其腺胃肿大,剪开后外翻,胃壁显著增厚,表面有出血,肌胃有出血性溃疡灶,在鸡的腹膜腔中还见到了一个由霉菌团形成的包囊,剪开后里面有大量霉菌,除此之外,鸡的肝脏表面分布着坏死灶,但不是很严重,部分鸡有卵黄性腹膜炎的病变。

3 诊断及病因分析

将鸡场的饲料取样后进行霉菌毒素检测,发现黄曲霉毒素(AF)、赭曲霉毒素(OT)和玉米赤霉烯酮分别超标206%、314%和189%。经询问,养殖场在配料时并未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平时也未做霉菌的程序性预防,另外,笔者对其水箱、水线和接水槽进行检查,发现有大量污垢和生物膜粘附,询问后得知已经有近2个月未对水线进行冲洗,水质很差。结合病鸡的临床表现和病死鸡的剖检病变,可以确定本病为由霉菌感染引发的肌腺胃炎。

肌胃发炎后,其蠕动力度减小,对饲料的磨碎功能减弱,导致饲料消化不充分,同时,肌胃内壁长期在炎症刺激下会变得脆弱,很容易受到物理性损伤,最终形成出血性的溃疡灶,溃疡部位的疼痛会反馈性抑制鸡的食欲,从而发生采食量下降的情况。腺胃发炎后胃壁会发生肿胀,胃壁出血,其分泌酸和酶的能力减弱,饲料进入胃部后无法得到充分地消化,容易导致鸡的过料,胃壁出血后同样会造成局部疼痛,引发采食量下降。采食量的下降导致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供应不足,进而引发产蛋率下降、蛋重减轻、蛋壳质量变差等情况,长期营养缺乏的鸡会逐渐衰弱,最终死亡。

4 治疗方案

针对鸡场实际发病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对饲料及原料进行检查,严重霉变的玉米、杂粕等丢弃,不再使用,已经受到霉菌污染的饲料停止饲喂;其次,在饲料中加入0.1%的以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脱霉剂;再次,将水线用0.1%的酸化剂溶液浸泡6 h,之后用毛刷彻底对水线内沉积的污垢、生物膜等进行刷洗,保证饮水的干净卫生;最后,让鸡群上午饮用0.05%的硫酸铜溶液,下午饮用0.01%浓度的葡萄糖氧化酶溶液,同时在饮水中加入鱼肝油配合使用,连续治疗3 d。

5 方案依据

蒙脱石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比表面积巨大,吸附性很强,加入饲料中后能将污染的霉菌毒素吸附,防止其进入消化道后对胃粘膜造成损伤。硫酸铜对霉菌有抑制作用,而葡萄糖氧化酶进入消化道后能够与消化液中葡萄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产物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不稳定,很快分解为水和单原子氧,而单原子氧能够将霉菌毒素氧化分解。鱼肝油主要成分为维生素A,对粘膜的再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肌胃和腺胃的粘膜修复,从而加速疾病的康复。

上一篇:笼养蛋鸡绦虫病的防控

下一篇:肉鸡生产中三大病症的预防控制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