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23 点击: 次 来源:兽医导刊 作者:魏占慧,聂全林 - 小 + 大
猪痢疾是猪养殖业中比较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该疾病的病程比较长,且容易和其他的细菌混合感染,对生猪养殖业的危害较大,养殖户必须高度重视该疾病。为了减少疾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该结合猪痢疾的发病原因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手段和措施。 1、流行病学 1.1 病原学 猪痢疾发病的致病菌在常温环境下能够存活很长时间,可以达到2个月以上,如果温度适合的话还能延长存活期。在干燥、高温和日光照射的环境下能够有效的杀死致病菌,如果菌体裸露的话,经过1~2h的阳光直射能够大量的灭活,如果在5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5~10min能够灭活。其次,病原体能够在猪粪中存活2个月以上的时间,如果对粪便进行干燥处理之后,可以使病原菌迅速的失去活性。最后,如果使用次氯酸钠和酚类物质能够有效消灭病原菌。 1.2 易感动物 一般情况下,只有猪会感染该疾病,其他的家畜不会发病。任何年龄段和任何品种的猪都可能感染,仔猪和种猪都会发病,尤其是7~12周龄的仔猪比较容易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于成年猪。 1.3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感染该疾病的猪会排出大量的粪便,粪便中含有螺旋体,对周围的环境、水资源和饲料造成污染,此外,通过运输工具和日常饲养用具也可能传播病菌。健康猪如果接触上述物质的话很容易发病,尤其是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不重视环境卫生管理,饲养密度过高都可能导致猪只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该疾病。 1.4 发病的特点 引发该疾病的出现原因有多种,尤其是多雨潮湿的季节和圈舍内的湿度过大都可能导致该疾病的出现,此外,饲料营养不均衡和饲料中缺乏某些营养物质都可能加速该疾病的发生。其次,如果某个猪场发生该疾病的话,病原菌不容易彻底的清除,健康猪康复之后可能成为带菌体,携带病原会持续一段时间,成为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比较差,但是如果经过粪便排出的话,很难有效对病原进行控制,从而导致猪群发病。此外,该疾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猪痢疾的流行过程比较缓慢,养殖人员很容易忽视病症,从而导致病情的传播和蔓延。 1.5 临床症状 在发病的初期阶段,患病猪体温升高,能够升高到40~41℃,同时排出糊状粪便,具有明显的血痢症状,有些患病猪会出现剧烈的腹泻和呕吐,患病之后身体明显消瘦,出现脱水或者贫血症状,猪只的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同时容易畏寒扎堆。30日龄以内的仔猪一旦发病,后果比较严重,死亡率能够达到100%。如果抵抗过该疾病的话,猪只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如果猪只的病程时间比较长,会出现明显的小肠炎性水肿症状,大肠内壁明显充血,淋巴结肿大。重症病例的肠粘膜坏死,肠系膜出现严重的水肿及充血症状。 2、诊断 猪痢疾和其它消化道系统方面的疾病有一些相似性,容易造成混淆。如果想要初步诊断的话,应该结合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定,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诊的话,要采取实验室鉴别诊断,选择猪只的粪便和大肠粘膜部位制作涂片,通过染色之后镜检,若能够发现一定数量的螺旋体,可以判断该疾病。 3、综合防治措施 3.1 改善养殖环境 预防该疾病的重点在于加强对环境的改善,为猪只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保证圈舍的干净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圈舍。首先,及时的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污染垫料,之后清洗地面,地面清洗结束之后要进行消毒处理,能够达到更好的消灭病原菌的效果。其次,猪只良好的生长环境很关键,应该保证圈舍的清洁、干燥、通风,同时保证圈舍的温度适中,只有适合的环境才能有效的降低猪痢疾的发病概率。 |
下一篇:五种猪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