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04 点击: 次 来源:兽医导刊 作者:贾树合 - 小 + 大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禽类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使鸡的养殖户逐渐增多,但在养殖过程中,很多农户自身缺乏相关技术与知识,造成了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乱用药的情况,进而就造成大肠杆菌出现了耐药性的问题,这也使得大肠杆菌病成为了养鸡行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存在着发病范围广且死亡率高的现象,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必须要实现对大肠杆菌病的有效诊断,并通过防治工作的有效落实以降低此问题的发生,才能保证防疫工作的开展,才能真正为养殖行业带来保障。 一般而言,蛋鸡出现大肠杆菌感染时,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该病具有传染性,会普遍存在于家禽的饲养环境和消化道中,如果在养殖的过程中出现了环境质量不达标,或者消毒工作不彻底的问题,就会使该病菌出现大量繁殖、传播的现象。对此,如果在养殖的过程中无法保障提高蛋鸡的抵抗力,同时又不能对环境进行有效整治,必然会引起本病的发生。 1 蛋鸡大肠杆菌病的病理特征 1.1 败血性 在进行样本送检时,当全身解剖后可以发现感染此病的病鸡存在着纤维素性心包炎,且往往在深层解剖时,又能发现其心包膜混浊且有明显增厚的现象,并且其表面通常又会有大量灰色绒毛状的纤维素附着物与心外膜连接,这就会使感染此病的病鸡出现败血的现象。此外,在送检的样本中也发现,此种疾病的发生还会伴有肝周炎的现象,这时其肝周同样也会有纤维素样包裹物。 1.2 腹膜炎 在进行腹腔检查时,其腹腔内会充满破碎凝固的卵黄且有黄色液体并伴有恶臭味,尤其是在蛋鸡感染时,其输卵管会存在着管壁增厚的现象,还会伴有畸形卵组织的问题,这就会导致病鸡常常发生卵破裂于腹腔的问题,进而使病鸡出现腹膜炎的现象。 2 实验室诊断 2.1 细菌分离 在开展细菌分离实验时,需要将已感染并未死亡的蛋鸡进行活体解剖,并将患病蛋鸡的肝、肾、心、脾等内脏接种于培养基内进行培养,这样通过在恒温箱中培养24h后就可以发现在琼脂培养基上有菌落产生。如果此时菌落成灰白或淡黄色,且成圆形又具有半透明性,同时其表面呈现光滑的状态则可初步判定为含有大肠杆菌。为保证试验的精准性,在后续实验中,将菌落提取进行涂抹检验,如果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菌落有明显的两端粗短且中间为椭圆形的杆菌,就可以验证此病鸡患有大肠杆儿菌。 2.2 实验镜检 将患病的鸡的肝脏、肠道进行取样并制作涂片后,用革兰氏染色镜进行检验,就能够发现涂片上可以出现大量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而且此菌整体呈现两端顿圆且中等大小的特点,同时其自身不形成芽孢或荚膜,这时就可以判断病鸡的患病原因为大肠杆菌。 3 治疗与预防 3.1 治疗 依据药敏试验结果来看,在进行细菌培养时,常见的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卡那霉素都能够有效抑制此病菌的形成,而针对于诺氟沙星、新诺明、阿莫西林来看,则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十分敏感,而针对氨苄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土霉素、硫氨甲基异恩唑和头孢唑林等药物并不具备敏感性。对此,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则可以采用高敏和中敏性的药物进行交叉使用,这样就能有效降低细菌自身的耐药性,并且也可以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由于大肠杆菌是一种典型的应激病,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可以选择高敏药物的丁胺卡那霉素来实现对已发病的鸡群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也要加入一些维生素,这样才能提高病鸡的抵抗力。此外,在治疗时也要配以中药疗法进行辅助治疗,可使用三黄汤能够有效辅助控制病情,并减少病鸡死亡数量。 3.2 预防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饲养行业经营规模也在逐渐的扩大,而随着经营规模扩大的同时,疾病问题随之而来,而为了更好的解决蛋鸡大肠杆菌疾病,必须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我们应加强饲养管理,具体需要从以下几点展开分析。 一是要对鸡群进行全面的消毒,只有加强有效的饲养管理,才能够在源头上降低此病的发生。此病具有一定的条件性,因此在养殖的过程中实现对饲料的合理搭配,并确保能够及时清除蛋鸡粪便和其他垃圾,才能够有效通过改善环境和饮食来实现降低此病的发生。同时,在进行饲料准备和加工时,也要确保通风且加强卫生管理,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病菌的感染,而且在进行清理的过程中,也要保证鸡舍能够实现通风换气,并通过交替消毒来实现降低污染源的存在,从而才能够有效保障降低此病的发生。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每天使用高碘带鸡消毒一次,连续3周即可,这都有助于防止蛋鸡大肠杆菌的扩散,进而促进我国养鸡行业蓬勃稳定发展,并在变化莫测的市场行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
上一篇:产蛋鸡传染性禽脑脊髓炎的诊治
下一篇:蛋鸡热应激的防治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