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04 点击: 次 来源:农业农村部 作者:种业管理司 - 小 + 大
肉牛产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种是肉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11—2025年)》实施以来,构建了肉牛遗传改良体系基本框架,肉牛生产性能持续提高。为全面提高我国肉牛种业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支撑和引领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前期肉牛遗传改良工作基础上,制修订本计划。 一、基础与要求 (一)发展基础。2011年以来,全国肉牛遗传改良工作成效显著。一是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完善。遴选了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42家,覆盖肉牛品种26个,组建育种核心群2万余头,36家种公牛站存栏肉用、兼用采精种公牛2200余头,自主培育和供种能力不断提升。二是基本建立了种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制订了《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78个场站累计3.2万余头肉牛参与品种登记和生产性能测定。2015年启动西门塔尔牛全国联合后裔测定,累计测定种公牛103头。三是建立了肉牛遗传评估平台。制定中国肉牛选择指数(CBI)和中国乳肉兼用牛总性能指数(TPI),每年定期发布遗传评估结果,指导肉用种公牛选育,累计完成肉用种公牛遗传评估5914头;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制定了中国肉牛基因组选择指数(GCBI),组建了规模为2300头的参考群体。四是联合育种稳步推进。成立了多种形式的联合育种组织,吸纳全国30多家种公牛站和核心育种场参与,实现资源、技术和育种信息的互通共享。五是地方遗传资源开发利用逐步开展。对秦川牛、延边牛、渤海黑牛等地方品种开展持续选育,以地方牛遗传资源为育种素材,培育了蜀宣花牛、云岭牛和阿什旦牦牛并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 (二)发展要求。国内牛肉消费刚性需求一直呈增长态势,肉牛种业发展潜力巨大。第一期肉牛遗传改良计划实施时间有限,育种基础工作薄弱,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总体规模小,育种核心群小,引进品种本土化选育效率不高,联合育种机制不完善,地方品种优良特性挖掘利用不足、选育方向不明确等制约肉牛种业发展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结合形势变化,发布实施更加全面系统的肉牛遗传改良计划,对于促进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二、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坚持自主创新,以提高肉牛生产效率和牛肉品质为总目标,立足我国主导品种群体优势和地方品种资源特色优势,加强选育和高效利用,夯实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等育种基础,加快现代育种技术研发与应用,优化联合育种组织机制,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现代肉牛种业创新体系,全面提升肉牛种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支撑引领现代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目标。到2035年,建成一批高水平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优质种源的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扩大品种登记和生产性能测定范围,建成世界一流的遗传评估平台,加快遗传选择进展,育肥牛胴体重提高15%—20%,培育肉牛新品种、新品系3—5个,打造现代肉牛育种企业2—3家,肉牛种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三)核心指标 1.每年培育优秀种公牛400头,其中自主培育比例达到80%以上。每年开展青年公牛的后裔测定150头。 2.胴体重提高15%—20%;乳肉兼用牛产奶量提高10%—20%。 三、技术路线 (一)引进品种。加强种公牛自主培育体系建设,持续选育提高肉用生产性能,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增强自主供种能力;充分发挥乳肉兼用牛产奶和产肉性能的综合优势,构建乳肉兼用牛选育体系。因地制宜,逐步建立、优化利用引进品种的杂交繁育体系,充分发挥杂种优势,提高肉牛生产水平。 (二)培育品种。扩大育种群数量,加大育种群体选择强度,提高供种能力;坚持持续选育产肉能力和胴体品质,提高群体整齐度;坚持性能测定与遗传评估,结合育种新技术,开展适应不同生产模式的肉牛新品种选育,优势并举,支撑高效肉牛产业发展。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