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猪病防治 > 文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综合防控

时间:2021-02-13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农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控要遵循“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综合防治和养防共举”的基本理念,采取生物安全、免疫管理、继发感染控制、监测以及饲养管理改善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未来控制该病的方向是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生物安全措施进行猪场净化后停用疫苗,实现区域净化。

一、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

养殖场内部生物安全措施是控制养殖场已经存在的包括 PRRSV和其他病原的有效措施,包括清洁、消毒,人员来往、洗手池、鞋靴消毒设施,抗生素使用,注射器针头的管理,生产循环,调运管理,空气过滤,供水排污管理,隔离检测和其他的众多降低疫病发生风险的措施。同时加强生猪的养殖管理和种源净化,成为缩短和降低疫病暴发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疫病净化的首要环节。

二、疫苗免疫和监测评估

自2006年以来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席卷全中国,通过疫苗免疫控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已成为无需争论的事实。目前我国多数学者认为:PRRSV阳性猪场,应用针对性强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苗与高致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苗免疫策略;对 PRRSV阳性地区的阴性场(受威胁场),采用高致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苗免疫策略;对于受威胁的阴性地区的猪场,不免疫或采用高致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苗免疫策略,但要注意监测;对于阴性地区的阴性场,可不免疫,但要注意监测。

免疫用生物制品只有合理使用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合理使用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选择适合的疫苗,二是选择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养猪场应根据本地疫病流行状况、猪只来源和遗传特征、养殖场防疫状况和隔离水平等,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或兽医人员的监督指导下,选择疫苗的种类和免疫程序。有条件的养猪场一定要进行母源抗体水平和免疫抗体水平的监测,作为免疫接种的依据。养殖场使用的预防用生物制品,必须为正规生产厂家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的合格产品。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化养殖场在引种频繁、饲养管理不科学以及防疫制度不规范等背景下, PRRSV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在生产各个环节建立有效的、合理的、动态的监测预警机制从而及时准确地掌握猪群体中疫病感染情况和免疫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相应的免疫预防,制定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科学指导计划免疫工作,对有效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尼苏达州猪健康中心的Dee在对1996年诊断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阳性的45个猪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成功地建立了一种猪场分类方法,将猪场分为4类:阴性场、稳定/非活动场、稳定活动场和非稳定场。通过对猪场内群中 PRRSV的监测,确定猪场的类别,从而采取特定的处理方法来预防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猪场的流行。

疫苗本身具有专一性和滞后性,因此应认识到疫苗是疫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能把它当作第一道防线,必须在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方面设防线。

三、继发感染控制

猪只感染PRRSV后能引起病猪单核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破坏免疫系统,因此易继发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加重病情。控制继发感染是防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举措。

要控制继发感染就要搞好猪瘟等其他病毒性疫病的免疫,保证抗体水平加强饲养管理,确保饲料营养,坚持预防与保健;猪只发病后要及时确诊,根据临床情况采取以隔离、消毒和淘汰为主,紧急免疫接种和对症治疗为辅的综合防疫措施。 

四、改善饲养管理

规模化猪场在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原则的同时,还应重点坚养重于防”的原则,养不仅包括环境的有效控制、营养的合理搭配,还包括综合管理等几方面的内容。

1. 环境有效控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健康养殖的必要条件,生态环境又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就是要求养殖场应多点分散,规模适度;小环境要求合理的猪舍建筑,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夏降温,冬通风,合理的饲养密度和温湿度,保持猪舍安静,减少刺激,定期驱虫、灭蚊、灭鼠,给猪只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等。

2. 合理搭配饲料。营养平衡的饲料,不仅是猪只生产生长所需,而且对免疫系统的维护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大大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防止饲料霉菌毒素中毒。

3. 综合管理

(1) 科学引种,全进全出。养猪发达国家育成的新品种猪对环境、营养管理等饲养条件要求较高,当猪场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达不到要求时,其生产性能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降低。另外,不同国家、不同猪场疾病流行情况各不相同,频繁从不同猪场引种,无疑会使疾病更加复杂。因此,规模化猪场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种猪资源,通过科学的、严格的选种育种、杂交组合,培育出适合本场特点的品系,坚持自繁自养,施行全进全出,从而有效控制传染源,提高成活率,降低发病率。

(2) 早期断奶,先移母后移仔,原窝保育。提高母猪周转率,减少疾病垂直传播,减少仔猪应激反应。

(3) 三段生产,公猪母猪分群。有条件的猪场最好按照“母猪繁育区-仔猪保育区-育成育肥区”三段式生产,并且公猪母猪分群饲养。

(4) 强化对猪场从业人员的管理。应定期对猪场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选择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生产直接管理者,避免外行管理内行;加强自我封闭隔离意识,降低疫病发生风险。

上一篇:猪李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下一篇:仔猪黄痢的综合防治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