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14 点击: 次 来源:凤凰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刘永好认为,猪肉是中国老百姓的必须品,中国消费了全球50%的猪肉,保证猪肉供应关系到全国老百姓的民生,所以非常重要。而当前面对新冠疫情、非洲猪瘟及全球贸易形势的不确定,国内养猪场一方面要研究种猪及饲料原料的进口替代方案,另一方面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完成一场智能化的革命。 “我相信明年下半年以后,(猪肉)价格会逐步回降,所以(实现“猪肉自由”)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问题一:种猪国产化,为何如此重要? 刘永好: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再加上非洲猪瘟,导致我们猪肉的生产大幅度减少,也导致了猪肉价格的上涨,同时带动了CPI上涨,对此我们非常关注。 中国养猪业最核心的部分,叫做猪的育种部分。我们国家是养猪最多的国家,猪的消费也是全球之冠,但是很多原种猪是从国外进口的。 其实我们国家好多地方都有一些本土猪,风味是不错的,也比较适应中国当地的一些气候情况。但是由于我们的研发不够,育种做得不够好,这些我们自己的土猪,往往长得比较慢,而且肥肉多,瘦肉少,料肉比都不够。所以现在市场上大量生产的是三元杂交猪,而主要的原种是从国外引进的。 这次疫情,加上当前这种错综复杂的国际情况,就告诉我们,原种猪的育种要自己解决,要争取能够育出我们自己的种。因为国际形势复杂以后,一旦进口渠道受到影响,我们在全球消费50%的猪肉该如何保证怎么样解决,这是关系全国老百姓民生的问题,所以这个事非常重要。 所以我就提出,新希望集团作为一个养猪的大企业,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育种问题上下大功夫。 我们希望把中国原有的土猪种的优势(包括口感和繁殖率)和国际品质的优势的(长得快,瘦肉多)结合起来。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 问题二:养猪产业链上,除了种猪,还有别的环节依赖进口吗? 刘永好:种猪是一个关键环节,另外我们用的很多饲料的原料也是通过进口。 新希望是中国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今年可能要生产超过2000万吨饲料,而饲料的原料可能是玉米、大豆,而大豆现在是80%是靠进口的,所以说一旦国际贸易出现变化,对我们饲料生产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我们解决的办法:第一,广泛的开拓进口的渠道。第二,国内也在积极增加大豆的种植。第三,我们在研究一些新的技术,通过一些发酵方式,使得我们蛋白获取的需求得到一个新的满足。 问题三:养猪如何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养猪会带来哪些改变? 刘永好:具体讲就是我们对猪舍供给饲料、供给水,以及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等等都实行监测,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自动调节,能极大的提升效率。 我们5S级别的猪场,就是人员要减少很多,土地要少占很多,用水要少占很多,并且对病、虫、害的防范要做到最好。而达到这种,就要依靠数字化的和智能化的手段,现在已经规模地用到了我们的养猪产业上面。 我们新建的养猪场,它们的自动化的程度非常高,从某种角度上讲它可能好过了在美国、在欧洲的先进国家的养猪业,因为他们大概是5年、10年以前建的,而那个时候数字化的能力跟现在不一样,再加上他们的土地比我们多的多,他们可以不那么节约,而我们必须更加节约用地。所以说这次非洲猪瘟,导致我们的养猪场进行了一场智能化的革命。 问题四:智能化养猪是否会推高猪肉成本? 刘永好:成本肯定要所提高。一方面这些设备的使用肯定提高成本,但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这两边是一个赛跑,我们希望节约成本这边能跑得快一些。 问题五:您认为明年的猪肉市场会有缺口吗? 刘永好:今年的猪肉缺口比较大,到现在猪价仍然是比较高的,尽管有所下降,但是比正常年景还高了一倍多将近两倍。 那么我们希望逐步地提升我们的养殖量,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科研,通过人才的培养,通过一些新的品种的繁育等等措施,使得养猪的成本能够降下来,能够不至于因为我们的智能化手段的提升而增加成本,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量,我们正在这方面努力。 问题六:您如何定义“猪肉自由”?何时能实现? 刘永好:所谓猪肉自由,第一,就是我们老百姓能够相对比较从容地吃到猪肉。第二,猪肉的价格能够逐步恢复到疫情以前的水准,这是猪肉自由的两个判断标准。 我相信明年下半年以后,价格会逐步回降,所以还需要一年、两年的时间。
|
上一篇:未来两三个月内猪肉价格还会下滑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