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季节,由于气候变化昼夜温差大,给猪场的正常生产带来了很多不稳定因素。2020年7月1号禁抗令的全面实施对猪群的影响主要在肠道,从而使机体营养吸收差、抗病力低下。母猪生产能力降低,产房乳仔猪成活率降低,保育猪难养,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PRRS)、猪口蹄疫等病毒病高发,呼吸道疾病流行,猪流行性腹泻不断。非洲猪瘟还在猖狂,环境温度的降低给猪场生物安全执行增加了难度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狠抓生物安全管理不放松 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区猪价屡创新高,对于想要抓住这波行业红利的猪场来说,在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没有疫苗可以预防的情况下,做好生物安全是唯一的保障。伟嘉结合近一年多的防控非洲猪瘟经验提出“御敌于外,截病于初”的理念,通过隔离、洗消、切断虫媒等有效措施将非洲猪瘟病毒阻挡在猪场之外,再通过提高猪只的健康度和免疫力,提高猪只的感染门槛,从而使猪群能够抵御低浓度和低频率的病毒攻击,保护猪群。猪场的生物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外界环境变化进行实时的调整,在秋冬季节来临之际,生物安全需要我们进行实时的整改。 1.1 有害生物流的防控 猪场有害生物流的防控主要是鸟、鼠、蚊蝇和软蜱。冬季蚊蝇在大环境中自然消失,软蜱活跃度也相应的降低,老鼠、鸟类由于外界环境食物的减少而普遍集中到猪场过冬。所以入冬前(9~10月份)一定要进行全场灭鼠工作,检查场区周边屋檐和树上的鸟巢,实时驱赶防止在场区内搭窝逗留,修缮仓库堵住漏洞,及时清扫舍外散落的饲料和食物。虽然进入冬季了,但是产房和保育舍的温度还是非常适合苍蝇的繁殖,所以应时刻不忘灭蝇工作。 1.2 温度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温度、湿度、浓度、使用量等都会对消毒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秋冬季特别要关注温度对消毒效果的影响。一般来说温度越低消毒效果越差,环境温度过低时,消毒剂对大部分病原体失去作用,但是升温也不能超过消毒剂本身承受的极限,以免造成消毒剂有效成分的蒸发或分解,影响消毒效果。特别是北方地区的冬季,为了防止圈舍外的消毒盆温度过低结冰,可以适当的在消毒盆添加防冻剂防止结冰,或者将消毒盆放到舍内的入口处。 1.3人员管理 主要是隔离和洗澡,冬季风沙、雾霾大量携带了病原微生物,人的头发,外套的皮草领,围巾等都容易藏匿,需要重点清洗。风大容易造成皮肤干燥。淋浴间要配备沐浴露,一定要保障淋浴间的室内温度和充足的热水供应量,这样才能保障员工愿意淋浴(10min以上)还不感冒。对于不容易干燥衣服可以配备一个烘干房间,进出一定要洗手消毒。 1.4 车辆管理 冬季季节病比较多,加上非洲猪瘟的影响和拉猪车的重点感染途径,所以车辆的生物安全一点也不能少。因而车辆一定要使用20~30℃的温水进行喷洒消毒,特别是拉猪车要在前一天中午气温高时进行第一次清洗,泡沫剂消毒。没有烘干车间的可以晚上进行多聚甲醛的烟雾熏蒸。 1.5 物资管理 由于冬季气温低,物品、饲料保质期长,比较容易存放,长期大量使用的药品、饲料、食材等必须品可以一次多采购,减少进货的次数就是提高生物安全的门槛。尽量避开雨雪天气以降低生物安全防控难度。 2 阶段营养精准补充 所谓精准营养,适应传统营养的研究成果以及动物营养的相关领域以满足在特定条件下,保持在最大精确度下的特定动物群体的独特营养需求。为此,笔者认为必须满足以下原则,提供精确的饲料满足动物对营养的需求。在实际生产中,营养受到动物因素(如遗传潜力、年龄、体重和性别),饲料因素(原料营养水平、养分消化率和抗营养因子),环境因素(温湿度、通风和空间容量)等因素的制约,以及高产性能猪对营养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需要我们额外的使用添加剂对营养进行补充。但是猪的不同阶段,对特殊的营养添加剂需求是不同的。避免一种添加剂全程饲喂,从而造成营养浪费。 2.1 母猪阶段 妊娠期需要促进胎儿的健康发育,(Ishida等2002)研究发现精氨酸对于胎儿的发育至关重要,精氨酸缺乏会阻碍胎儿发育,并提高围产期胎儿死亡率。充足的精氨酸是保证血管生长、舒张,钙的吸收和肝脏排毒的重要营养。分娩时除子宫肌肉强烈收缩将胎儿排出,机体中的膈肌、腹壁肌同时收缩。由于限位栏使猪缺乏运动,肌肉松弛,分娩时候肌肉缺乏力量,产力不足,需要在分娩时快速地补充能量需要脂肪酸功能,特别是中短链脂肪酸。缬氨酸可以促进乳腺细胞的发育,为其提供能量,参与乳蛋白的合成,为乳腺细胞发育所需氨基酸合成提供氮源和碳源,增进乳腺的发育,乳汁分泌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