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04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佚名 - 小 + 大
2020年3月4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中小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全文如下。 中小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 前言 非洲猪瘟是严重危害生猪养殖业的疫病之一。目前,既没有安全有效的预防用疫苗,也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疫情发生后只能采取扑杀发病和感染猪的措施,以消灭传染源。养猪场户可以通过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来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阻止疫情发生。为指导中、小养猪场户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制定本技术指南,供相关人员参考。 1. 目的 非洲猪瘟是严重危害生猪养殖业的疫病之一。目前,既没有安全有效的预防用疫苗,也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疫情发生后只能采取扑杀发病和感染猪的措施,以消灭传染源;而未发生的养猪场户可以通过实施生物安全措施加以防控。本指南旨在为中、小养殖场户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2. 非洲猪瘟概述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可高达100%。猪(包括家猪和野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易感宿主,且无明显品种、日龄和性别差异,没有证据显示其它哺乳动物能感染该病。 2.1 病毒特性 非洲猪瘟病毒在低温条件下保持稳定,4℃时可存活150天以上,-20℃以下可存活数年;病毒在25-37℃时可存活数周,但对高温抵抗力不强,56℃、70分钟或60℃、20分钟,可被灭活,100℃时可迅速被杀灭。 非洲猪瘟病毒耐酸碱,能够在很广的pH范围内存活。在pH 1.9-13.4时能存活2小时以上。在pH<3.9(强酸性环境)或pH>11.5(强碱性环境)的无血清介质中能很快被灭活。但在有血清存在时,其抵抗力显著提高,如在pH13.4(强碱性环境)中无血清情况下只能存活21小时,而有血清存在时则可存活7天。 在自然条件下,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长时间保持感染性。在病猪粪便中可存活数周;在未经熟制的带骨肉、香肠、烟熏肉制品等中可存活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在冷冻肉中可存活数年;在餐厨剩余物(泔水)中存活时间较长。 非洲猪瘟病毒粒子表面有囊膜,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敏感,常规消毒剂如氢氧化钠、次氯酸盐、醛类制剂等均可灭活病毒。 2.2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2.2.1 传染源 发病猪和带毒猪是非洲猪瘟的主要传染源。发病猪的组织、体液和分泌物中含有高滴度的病毒,经唾液、泪液、鼻腔分泌物、尿液、粪便和生殖道分泌物排出体外。感染猪的猪肉产品,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泔水、栏舍、车辆、器具、鞋靴、衣物等也能够携带病毒,间接感染健康猪。 2.2.2 传播途径 非洲猪瘟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经口(消化道)是主要感染途径,发病猪舍内由气溶胶可短距离经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猪只的直接接触、间接接触、饲喂被污染的饲料和吸血昆虫叮咬而传播。当前,我国非洲猪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污染的车辆与人员机械性带毒进入养殖场户、喂猪餐厨废弃物、感染的生猪及其猪肉产品调运。 2.3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2.3.1 临床症状 依临床症状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最急性型:无明显临床症状突然死亡。 急性型:体温可高达42℃,沉郁,厌食,耳、四肢、腹部皮肤有出血点,可视黏膜潮红、发绀。眼、鼻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呕吐;便秘,粪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盖;或腹泻,粪便带血。共济失调或步态僵直,呼吸困难,病程延长则出现其他神经症状。妊娠母猪流产。 病死率可达100%。病程4-10天。 亚急性型:症状与急性相同,但病情较轻,病死率较低。体温波动无规律,一般高于40.5℃。仔猪病死率较高。病程5-30天。 慢性型:波状热,呼吸困难,湿咳。消瘦或发育迟缓,体弱,毛色暗淡。关节肿胀,皮肤溃疡。死亡率低。病程2-15个月。 |
下一篇:111种兽药停药期执行标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