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猪病防治 > 文章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二)

时间:2019-07-09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刘国信 - 小 + 大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JEV)引起的一种蚊媒性人畜共患病。本病多发生于7月~10月蚊虫滋生繁衍和活动旺盛季节,猪是该病毒最主要的增殖宿主、扩散宿主和传染源,易感季节在管理不善的猪群中感染率极高,是夏秋季猪场主要流行病之一,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加以防控。

一、病原与流行病学

流行性乙型脑炎属自然疫源性疫病。JEV于上世纪50年代首先在日本分离获得,因此又称为日本脑炎病毒,所致疾病在日本称日本乙型脑炎。在我国为了与甲型脑炎相区别,将该病定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JEV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根据基因序列的差异,有五个基因型分类。我国以基因Ⅲ型为主,但近年来基因Ⅰ型JEV在国内多地发生,表明病毒基因型的地域性分布变得愈来愈复杂,病毒地域间的扩散传播已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

本病有夏秋季节多发的特点, 尤其是在蚊虫活动旺盛的炎热夏季高发,以往主要在亚洲及东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在多个非乙脑流行国家相继发生,表明该病已突破原有的地域范围,正在不断扩散传播。

带毒动物为该病的传染源,其中猪和马是JEV在自然界中最重要的贮存与增殖宿主和传染源。马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与终末宿主,猪是最主要的增殖宿主、扩散宿主和传染源。猪感染JEV后,容易产生病毒血症,血液中病毒量较多,通过蚊→猪→蚊循环,使病毒不断扩散。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虫(库蚊、伊蚊、按蚊等) 叮咬传播,其中最主要的是三带喙库蚊传播;猪感染后还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此外,野禽和其他哺乳类动物以及冷血动物, 也可散播本病。

JEV对多种动物易感,其中马、猪及人最易感。本病发生有严格的季节性特征,大部分病例集中发生于7月~10月份蚊虫滋生繁殖活动旺盛期,但在热带地区,可长年发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的发生流行与蚊虫的密度曲线相一致,气温、雨量与本病的流行也有密切关系。在我国随地理环境的不同,流行季节也略有不同,如东北地区的流行高峰在8—10月份,华北地区在8—9月,华南地区在6—9月份。

二、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猪群对于本病高度易感,感染后一部分患猪有比较明显的症状,临床上以发热、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病变为特征,虽然绝大多数病例在病愈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不再复发,但一旦感染,容易产生毒血症,成为带毒的传染源。

临床诊疗表明,仔猪和育肥猪往往发病突然,病初体温高达40℃以上,吃食减少或停止,精神萎靡,喜卧嗜睡,流有浆液性或粘稠性鼻液,大便秘结,尿液发黄;继而部分猪出现神经症状,共济失调,或四肢痉挛,肢体震颤,关节肿胀;或后肢麻痹,走步跛行;或磨牙吐沫,摇头转圈,盲目冲撞,最终会因麻痹瘫痪而死亡,病程一般1—3天。

妊娠母猪感染后,常有高热、流产、畸形胎、死胎、木乃伊胎及子宫炎等。公猪感染后以睾丸肿大发炎,性欲减退,精液品质差,繁殖性能下降为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睾丸肿胀、阴囊发热,指压有痛感,数日后虽然睾丸肿胀消退,但逐渐萎缩变硬,最终丧失精子形成功能,致母猪屡配不孕,严重影响猪场的繁殖力,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病理检查,妊娠母猪常见死胎或流产的胎儿脑腔水肿,俗称“无脑儿”“空脑儿”, 脑膜和脊髓充血, 皮下水肿, 淋巴结肿大充血,胸腹腔积水,胎盘水肿出血;部分胎儿中枢神经组织发育不全,组织学检查可见非化脓性脑炎病变。公猪可见睾丸实质性充血、出血和有坏死灶; 睾丸硬化者体积缩小, 与阴囊粘连, 实质结缔组织化。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并结合病理剖检等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须进行血清学检查或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方法有血凝抑制、补体结合、乳胶凝集、酶联免疫和免疫荧光试验等。病毒分离是对疑似本病流产或早产的胎儿, 采集脑组织, 将其制成悬液, 接种于敏感细胞或乳鼠脑内, 进行病毒分离来确诊。

上一篇:猪产气荚膜梭菌的防治

下一篇:猪渗出性皮炎的诊治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