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猪病防治 > 文章

母猪裂蹄因素分析及防治

时间:2019-01-27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据报道,美国的种猪场有34.7%的种母猪因裂蹄被淘汰,种猪测定站有25%的公猪因此被淘汰。我国引进的种猪发病率也较高,种母猪发病率达15%-30%不等,个别高达70%;因该病被淘汰的种猪也占相当比例。

一、发病原因

1、品种因素。国内外研究表明,此病主要发生在高度选育的瘦肉型品种和品系中,如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和汉普夏等品种。肢蹄纤细的猪最易患此病;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背膘薄的品种更易得。我国的地方品种及其与外来品种的杂交后代猪则极少发病;国外发现生长缓慢、背膘较厚的品种发病率很低。

2、营养因素。饲料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易造成蹄底裂;缺硒时可引起足变形,脱毛,关节炎等;慢性氟中毒和缺锰时,能导致肢蹄异常变形,而且缺锰时多呈横裂;缺锌则呈蹄底裂或侧裂;缺维生素D,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发生软骨病,肢蹄不正和关节炎肿胀等,使种猪的肢蹄受力不均,导致裂蹄,特别是集约化密闭饲养,缺乏运动和阳光照射更易发生此病。

3、气候因素。据调查,此病每年秋冬季节气候寒冷干燥时发病率最高,春夏季节发病率相对较低。

4、圈面因素。在裂蹄猪群中,后肢蹄比前肢蹄发生多。这与圈面的光滑度有关。圈面光滑度适中,可见有密密麻麻的小点砂粒;圈面过于光滑,看不见砂粒;圈面过于粗糙,易见较大砂粒。这三种类型栏舍所饲养的母猪,其肢蹄软弱综合症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前者的发病率较低,后两种类型的发病率较高。

在圈面结构方面,集约化限位栏饲养的猪肢蹄外伤(38%以上)显著多于水泥地面散养的猪(7.14%);水泥地面饲养的猪蹄底增生(35.75%)显著高于漏缝地板饲养的猪(27.91%)。

新建水泥圈面,由于未经清洗消毒,而显碱性或腐蚀性,导致猪的肢蹄受损而裂蹄。

二、防治措施

1、选育抗肢蹄病的品种。通过肢蹄结实度的选择,改良肢蹄体结构,并使整个体型发生变化,从而增强抗此病发生的可能。对体型过大.肢蹄过于纤细、单位面积支撑骨负重过大、易引起肢蹄损伤的个体,应坚决淘汰,不留种用。

2、改善饲料营养。喂给全价平衡的饲料,确保矿物质、维生素尤其是生物素、亚油酸的供给量。要保证钙、磷足够的供给量和恰当的比例,并保证锌、铜、硒、锰等微量元素的供给量。

添加生物素可提高蹄壳硬度、压缩性和抗压强度,改善皮和被毛状况,并减少蹄壳碎裂和蹄垫损害症状。建议在种猪日粮中添加生物素至0.25-0.3ppm。

自然干玉米中亚油酸含量丰富,且未受到破坏。膨化大豆和豆油中均含有大量的亚油酸,对生物素的吸收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配制易发生裂蹄的种猪饲料时,建议采用自然干玉米(而不选用烘干或储备粮玉米),添加豆油或一定比例的膨化大豆,以提高种猪对生物素的利用率。

3、改善圈面结构质地和管理。水泥地面要保持适宜的光滑度和倾斜度(但必须小于3°),地面无尖锐物、无积水。集约化养猪场地面最好采用环氧树脂漏缝地板;新建水泥地面的猪栏必须用醋酸溶液多次冲洗,晾干后再进种猪,以免由于碱性腐蚀猪蹄而造成裂蹄。有条件的猪场应保证种猪有一定时间的户外运动,接受阳光,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

4、防止继发感染。在运动场进出口处设置脚浴池,池内放入0.1%-0.2%福尔马林溶液,对发病猪进行预防和治疗;已发生或刚发生裂蹄的猪经消毒后,用氧化锌软膏对症治疗;因蹄裂、蹄底磨损等继发感染,肢蹄发生肿胀,可用安迪欣、宁静、泰诺康或青霉素、鱼石脂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三、几种治疗方案

1、饲料中添加药物:2%生物素100-200克/吨,速补康1000克/吨。有条件的猪场可再添加3%的脂肪粉或豆油。

2、有继发感染时:

(1)清洗患部,涂擦碘酒,然后撒布血竭粉,再用烙铁(烧红)在药粉表面轻轻烙之,使之熔化成为一层保护膜,最后包扎。

(2)用10%甲醛溶液多次涂擦患部。

(3)用桐油50克和青霉素80万单位,混合调敷患部。

(4)用桐油250克、硫磺100克,混合烧开,趁热擦患部。

上一篇:冬季猪场腹泻的防治

下一篇:伪狂犬病与其它猪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