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2-26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作者:陈军胜 - 小 + 大
初乳期通常指出生后5d以内的犊牛或者吃初乳期间犊牛,犊牛刚出生后几天,组织器官尚未完全发育,皮肤保护机能弱,神经系统反应性不足。使犊牛调节体温的能力、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适应性均差,易受多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得病,死亡率较高,不好管理。因此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精心的护理是提高犊牛成活率的关键,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至关重要,一是产后犊牛科学的护理,防止产后感染提高成活率;二是科学的饲喂初乳,提高犊牛的抵抗力。三是提供舒适的环境,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接触和减少犊牛的应激。 1 犊牛出生后的护理 1.1 清除黏液,确保小牛呼吸和体表干燥 出生后擦净其体表上的黏液,促进体表的快速干燥,冬季应该特别注意。对于假死犊牛或弱胎犊牛,必要时要用人工法诱导呼吸。小牛出生后发现不呼吸或呼吸微弱时,有节律的按压犊牛的胸廓,放置其头部低于身体其它部位,或者短时间有节律的提两后肢,抬高后躯倒使黏液流出,及时擦除。 1.2 断脐带、严消毒 一般情况下,犊牛的脐带会自然扯断。未扯断时,首先挤净脐带中的血液和黏液,然后用消毒剪刀在距腹部6~8cm处剪断,用6%~7%的碘酊药液浸泡2~3min,进行脐带消毒。12h和24h后再消毒一次,促使脐带早日干燥脱落,并做好观察如有感染的迹象,应及时进行处理。 1.3 及时保温,科学记录 转入温暖的犊牛棚,做好保温工作,温度维持在14℃左右。 犊牛出生后应称出生重,对犊牛进行编号,对其毛色花片、外貌特征(有条件时可对犊牛进行拍照)、出生日期、谱系等情况作详细记录,填写产犊登记并输入牧场管理软件存档。 在奶牛生产中,通常按出生年度序号进行编号,既便于识别,同时又能区分牛只年龄。 2 尽快饲喂初乳(35℃~38℃) 初乳通常是指奶牛产后5~7d内分泌的乳汁,现在随着犊牛对初乳利用的效果及初乳与常乳理化特性研究,将奶牛第一次所分泌的乳称之为初乳。初乳富含各种易消化的营养成分,同时含有较多的干物质、溶菌酶以及较高的酸度,对抑制和杀灭肠道多种病菌,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具有良好的作用。初乳中含有大量的镁盐,具有轻泄作用,有利于产后犊牛胎粪的排出。生产中犊牛初乳的饲喂,主要把握好3关:质量关、数量关、时间关。 2.1 初乳质量的评定 结合牛场的实际情况,一般初乳质量的评定通常通过肉眼观察和初乳测定仪评测。 初乳质量的评定主要是判断初乳中抗体浓度的高低,由于初乳中抗体的浓度与干物质含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初乳的颜色、形态、粘稠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初乳质量的高低,母牛产犊后第一次挤出的优质初乳呈黏性大、奶油状、黄色、略带咸味,而稀薄并呈水样的初乳抗体含量少,质量差。对状态异常、患病母牛、头胎牛、高产牛(五胎以上)、产前出现产奶及漏奶牛、其他地区新购母牛的初乳不能使用[5]。 通过初乳测定仪评测,绿色表明优质;黄色表示中等;红色表示劣质。 2.2初乳的灌服时间 由于母牛胎盘结构特殊,妊娠期犊牛无法通过胎盘获取免疫球蛋白,犊牛出生后必须通过吃到初乳才能获得免疫球蛋,是犊牛增加抗病力,提高成活率的关键。 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只有未经消化状态透过肠壁被犊牛吸收入血后才具有免疫作用。初生犊牛第一次吃初乳其免疫球蛋白的吸收率最高,随着消化功能的完善,肠壁上皮细胞对抗体的吸收能力急剧下降,出生后24h,若犊牛出生后12h内未吃到初乳,就很难获得足够的抗体,对犊牛的健康就会造成严重的威胁。 第一次初乳在犊牛出生正常呼吸后立即喂给,最迟不应超过出生后1h,第二次在出生后6~9h。如第一次饲喂延迟,应在出生后24h内增加饲喂次数。初乳饲喂前不应饲喂其他任何食物[2]。 |
上一篇:羔羊的快速育肥技术
下一篇:春季养羊四大注意事项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