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ILT)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上呼吸道感染。其病原属疹病毒Ⅰ型,特征性症状是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含有血液的粘痰。剖检可见喉部、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和糜烂。发病早期患部细胞可形成核内包涵体。该病自1996年在邯郸、邢台地区暴发以来,仍呈地方性流行,制约着养鸡业的健康发展。 一、流行特点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一年四季均会发生,但以冬、春干燥、寒冷季节较为严重。主要发生在1-10月龄鸡,1-4月龄发病率为72%,5-10月龄发病率为26%,最小发病日龄为21天,最大为420天。本病一旦进入鸡群,则迅速传开,感染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因饲养条件,鸡群状况,继发感染情况不同而异,低的3%,高可达50-85%,病程短则10天,长则30天。病鸡、康复鸡或接种过弱毒疫苗的鸡成为带毒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密度大、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好,维生素缺乏、寄生虫感染等,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临床症状及病变 未经免疫的鸡群,常呈急性型,初期常不见症状突然死亡,患鸡初期有鼻液,半透明状,眼流泪,伴有结膜炎。很快蔓延全群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鸡冠肉髻发绀,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有喘鸣音、湿性罗音,痉挛性咳嗽、甩头、有时咳出带血的粘液,粘附在地面、水槽、鸡笼上,常有鸡由于血块、粘液、干酪物堵死造成窒息而突然挣扎死亡,死后鸡冠及肉髻呈黑紫色,初期成形粪便呈绿色,后期绿色稀便,初期产蛋下降不明显,后期下降10-50%不等,康复后15-35天才能缓慢恢复。病变主要是喉头和气管充血、出血、带血粘液、气管内可见血块形成的栓塞,病程长的鸡喉头可见坏死灶、黄白色干酪物,有时气管内也可形成一层可剥离的黄白色纤维素性干酪样伪膜即中空的“气管套”,使气管管腔变窄。严重时可见肺充血、出血,心肌出血,个别鸡腺胃出血。眼型ILT可见眼内及眶下窦内有豆腐渣样干酪物。 三、诊断 根据典型的症状:头向前向上张口呼吸、喘气、有罗音、咳出带血黏液,和典型的病变:气管出血性炎症,即可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需作实验室检查。 四、防治 ILT的流行病学特点之一是感染鸡带毒排毒时间长,一旦传入鸡群即形成持续感染,ILT病毒持续感染的部位是三叉神经节,当鸡抵抗力下降时,潜伏在三叉神经节中的病毒可被激活而重新复制,进而引起发病,接种弱毒疫苗也能建立持续感染,而且疫苗病毒可以从免疫鸡传染非免疫鸡,传递过程中毒力可能增强,而引起发病,所以,对非疫区,主要是防止本病的传入,而且不能使用弱毒疫苗,对疫区,制定合理的防制措施是关键。 1、加强饲养管理 使用营养平衡的全价饲料,同时增加多种维生素的用量,以保护呼吸道粘膜上皮,使鸡舍通风良好,既无贼风,又能保持空气新鲜,严防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超标,坚持带鸡消毒,减少对鸡的应激,适当降低饲养密度。 2、接种疫苗 弱毒疫苗:弱毒疫苗往往毒力偏强副反应大,且存在毒力反强风险。使用不当会直接导致鸡群发病,使用前必须做好应对措施。肉鸡一次免疫即可,蛋鸡必须接种两次,首免可安排在5周龄左右,二免在14-17周龄。接种方法以点眼最好,滴鼻可能引起呼吸道疾病,饮水免疫效果差且散毒严重。 基因工程疫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重组鸡痘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于2004年研究成功上市,临床应用显示该产品与弱毒疫苗效果相当,且对各日龄鸡都非常安全。近期,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恢复了该产品的生产,并对生产工艺进一步优化,使疫苗效价显著提升。同类产品在美国被广泛用于鸡群免疫,接种鸡群无不良反应,不存在毒力反强现象,免疫后可有效预防鸡痘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肉鸡可在25-30日龄一次免疫,蛋鸡可在25-30日龄首免,开产前二免。 3、发病鸡群的处理 发生ILT后,为减少损失,控制疫情,应尽快确诊,及时紧急接种,时间越早、效果越好,还应即时隔离淘汰病鸡,降低饲养密度,改善空气质量,可适当给予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