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是京津农副产品的重要供应基地和生态屏障,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既是自身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需要,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需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部署,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强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战略目标,特制定本计划。 一、现状和形势 (一)现状分析 河北省是一个人多地少水缺的省份,自然禀赋不足,而且高投入、高消耗、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生态资源环境的恶化。主要表现:一是农业水资源极度匮乏,污染问题显现。全省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值的1/7、1/9,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由于客水资源不足,地下水超采严重,已经形成了7个1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是全国地下水超采问题最严重的省份。农业平均水利用率仅为40%,远低于发达国家农田灌溉水利用率80%的水平;第一次污染普查公报显示,全省农业源(不包括典型地区农村生活源)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中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分别占全省排放总量的41.8%、67.7%和72.3%。二是耕地总体质量偏低,用养失衡,产出承载量加重,支撑高产地力减弱,撒施表施、大水大肥等粗放施肥方式依然存在,过量施肥,不合理施肥,导致部分耕地土壤板结,耕层变浅,盐渍化、沙漠化程度加重。三是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大,利用水平低。据统计,2013年全省化肥用量(折纯量)331万吨、农药用量(商品药,含林业、卫生及其他用药)8.7万吨,地膜用量6.3万吨,投入持续高位。但同时,化肥当季利用率和农药有效利用率只有32%和30%左右,普遍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超薄地膜的大量使用,致使回收困难,当季残膜回收率不足40%,造成“白色污染”严重。四是农业废弃物量大且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水平低。河北省是全国粮食、蔬菜以及畜禽养殖的主产区,在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相伴产生了大量废弃物。据调查测算,全省年畜禽养殖粪尿排放量约9600万吨,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的比例仅占46%。特别是,病死畜禽数量较大,采用化制、发酵、碳化法无害化处理的不足20%;全省主要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约6176万吨,可收集量5960万吨,利用率86.8%;全省每年产生蔬菜茎秆及尾菜量约1960万吨,几乎得不到有效利用。 (二)制约因素 针对上述问题,河北省采取积极措施,先后启动实施了地下水超采治理、耕地质量提升、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建设、畜禽水产标准化规模养殖、旱作农业、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农村沼气工程、病虫草害绿色防控、蔬菜清洁生产、地膜回收利用等项目,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局部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但总体治理工作尚未步入全面、系统、持续推进的轨道。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掠夺式农业经营方式,加剧农业面源污染。二是生产经营方式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经营模式亟需转变。三是综合配套治理技术尚不成熟,相关治理技术研发落后,缺乏集成配套、成本可控、简便实用的成熟技术,难以为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科技支撑。四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多以工程防治、农艺防治为主,尚未实现管理与技术的软硬结合、种植和养殖的有机结合,尚未统筹考虑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各个方面,形成区域集成配套综合治理体系。 (三)面临形势 当前,农业发展进入了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阶段。中央强调,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要推行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完善节水、节肥、节药的激励约束机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更好保障农畜产品安全”。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河北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了政策空间。特别是近期,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部委印发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规划》、《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农业部连续印发了《关于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意见》、《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实施方案》、《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为制定实施河北省农业厅农业面源污染治理(2015-2018)行动计划提供了政策指导、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