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禽病防治 > 文章

鸡绦虫病的诊断及防治

时间:2010-02-27    点击: 次    来源:王宝臣,侯继勇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鸡绦虫病主要是由戴文科绦虫寄生于鸡肠道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常见的病原体有四角赖利绦虫、棘钩赖利绦虫、有轮赖利绦虫和节片戴文绦虫4种。不同年龄的鸡均可感染本病,但以17~40日龄的雏鸡易感。经口食入含有绦虫卵囊的中间宿主(绦虫存活的动物体:如蚂蚁、金龟子、彖蝇、蛞蝓)而感染。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环境潮湿,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良均易引起本病的发生,主要危害是夺取营养,损伤肠壁,代谢产物可使鸡体中毒,大量寄生时能堵塞肠道。
(一)常见的几种病原体及其形态特征
1.节片戴文绦虫:寄生于鸡、鸽、鹌鹑的十二指肠。成虫短小,仅有0.5~3.0mm,由4~9个节片组成。头节小,顶突和吸盘上均有小钩。生殖孔规则地交替开口于每个体节的侧缘前部。雄茎囊长,可达体节宽的一半以上。睾丸12~15个,排成两列,位于节片后部。孕节子宫分裂为许多卵袋,每个卵袋只含一个虫卵。虫卵直径为28~40µm。
2.四角赖利绦虫:寄生于鸡、火鸡的小肠后半部。虫体长可达25cm,宽3mm,是鸡最大的绦虫。头节较小,顶突上有1~2圈小钩(90~130个)。吸盘椭圆形,上有8~10圈小钩。成节的生殖孔位于一侧。孕节子宫破裂后变为卵袋,每个卵袋中含有6~12个卵,虫卵直径为25~50µm。
3.棘沟赖利绦虫:寄生于鸡、火鸡的小肠。大小和形状颇似四角赖利绦虫。但其顶突上有2圈小钩,数目为200~240个。吸盘呈圆形,上有8~10圈小钩。生殖孔位于一侧边缘上。孕节子宫内形成90~150个卵袋,每个卵袋内有6~12个虫卵。卵直径为25~40µm。
4.有轮赖利绦虫:寄生于鸡的小肠。虫体较小,一般不超过4cm,偶可达15cm。头节大,顶突宽而厚,形似轮状,突出于前端,上有2圈共400~500个小钩。吸盘小、无钩。生殖孔在体侧缘上不规则地交替开口。孕节子宫形成若干卵袋,每个卵袋内仅有一个虫卵。虫卵直径为75~88µm。
(二)主要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的感染来源主要是患病鸡或者带虫鸡,健康鸡经口感染。各种年龄鸡均可发生,但以25~40日龄的雏鸡死亡率最高。常为几种绦虫混合感染。由于本病的中间宿主分布面广,因而导致本病具有广泛的分布性。其中,节片戴文绦虫的中间宿主为软体动物——蜗牛和蛞蝓,虫卵在其体内需经3周的时间发育为似囊尾蚴,被鸡吞食后,似囊尾蚴经20天左右发育为成虫;棘沟赖利绦虫的中间宿主为蚂蚁,四角赖利绦虫的中间宿主为蚂蚁和家蝇,有轮赖利绦虫的中间宿主是家蝇、金龟子、步行虫等甲虫,它们吞食随粪便排出的绦虫孕卵节片或虫卵后,节片和卵壳被消化,六钩蚴逸出并钻入它们的体腔内,约经2~3周发育形成似囊尾蚴,鸡吃到带有似囊尾蚴的这些中间宿主而感染,似囊尾蚴用吸盘和顶突附着于宿主肠壁上,经20天左右发育为成虫。
(三)临床特征及剖检变化
临床常见粪便稀且有黏液,食欲下降,饮水增多,行动迟缓,羽毛蓬乱,头颈扭曲,蛋鸡产蛋量下降或停产,最后衰竭死亡。
剖检变化:初期可见小肠黏膜肥厚、出血或溃疡结节,刮取黏膜镜检可发现绦虫头节。成虫寄生时,黏膜有针尖大褐色斑点或小结节,结节中心下陷,有时可见直径8~10mm溃疡,并可在肠腔中发现绦虫成虫。
(四)诊断技术 通常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症状、粪便检查和尸体剖检进行综合确诊。一是注意夏秋季节雏鸡多发病;二是肉眼检查粪便可发现孕卵节片(粟粒大、乳白色、肉质样,有时可见节片蠕动);三是采取粪样进行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可发现大量虫卵;四是尸体剖检时可发现肠道病变及肠腔中的多量虫体。
(五)常用防治技术
1.常规预防技术:及时清除鸡舍内粪便,运到指定地点并实行堆积发酵处理,利用生物热杀死粪便中的虫卵,防止病原扩散而污染环境;清除鸡舍周围环境中的污秽物,并用杀虫剂喷洒,消灭中间宿生;实行笼养,鸡舍采取防蝇措施;定期检查鸡群,及时治疗病鸡,对成年鸡进行定期驱虫。
2.药物防治技术:可选用下列药物:丙硫咪唑,按每千克体重10~20mg拌料,一次喂食;氯硝柳胺,按每千克体重80~100mg拌料,一次喂食;硫双二氯酚,按每千克体重100~150mg拌料,一次喂食;氢溴酸槟榔碱,按每千克体重3mg,投服;六氯酚,按每千克体重15~20mg拌料,一次喂食。

上一篇:肉雏鸡曲霉病的诊断与治疗

下一篇:小鹅瘟的防治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