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猪病防治 > 文章

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治

时间:2015-03-09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1. 猪蓝耳病特征
  猪蓝耳病1987年被确认为一种新的高传染性综合征,1992年国际兽医局决定使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主要特征是母猪呈现发热、流产、木乃伊胎、弱仔。仔猪表现异常呼吸症状和高死亡率。病猪多数耳、口鼻、腹下、四肢末端及后躯出现蓝紫色而称蓝耳病。本病新发病地区来势凶猛,发病的怀孕母猎有5%左右的死亡,母猪流产、早产、死胎率达30%以上;40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发病率100%,死亡率80%~100%;断乳后3个月以内的仔猪死亡率50%左右;大猪发病率5%左右,病程长达15~20d,部分病猪反复发作。猪的死亡率与日龄密切相关,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2. 猪蓝耳病病原及流行特点
  2.1 病原
  通过血清中和试验和基因序列分析,病原是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美洲型PRRSV变异株,猪是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的唯一宿主。猪蓝耳病不会传染人及其它动物。病猪和带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2.2 流行特点
  (1)传染迅速,途径广泛,主要经呼吸道感染。各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尤其是繁殖母猪与仔猪感染率高,大多感染病猪可长期带毒达6个月,并不断将病原从鼻分泌物、粪尿等途径排出体外,可经空气传播、接触传染。
  (2)呈暴发流行,同一群猪发病无一幸免。
  (3)经长途贩运的猪发病率高、病情重、死亡率高。
  (4)饲养管理不当及气候恶变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5)病毒对外界干燥的抵抗力较弱,常规消毒药如含氯制剂、酚类制剂、表面活性剂、氧化物等可在短时间内杀灭病毒。
   3. 发病原因
  (1)饲养管理不当,主要表现为许多农户厩舍低短不规范,舍温高,通风透光散热不良,厩内积粪厚,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
  (2)猪源流动性大,忽视了原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导致猪病原传播。
  (3)免疫不规范,效果差,许多山区农户科技意识淡薄,对家畜进行预防注射难以接受,漏防现象突出。
  (4)兽医执法监管力度不够,致使部分商贩趁机暗地贩卖带毒(病)猪。
  (5)防范意识差,新购入的猪只不进行隔离观察、消毒,引起疫病扩散。
  (6)许多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差,大量蚊蝇害虫孳生,成为疫病传播的重要媒介。
   4. 临床症状
  本病症状在不同猪群中差异较大,潜伏期长短不一。
  (1)最急性的不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大、小猪均有,这类型占1%左右。
  (2)急性病情较重的表现高烧、体温41℃以上驰张热,呼吸急喘,全身皮肤紫绀(红皮病),眼睑水肿,鼻镜干燥,身体颤抖,惊厥、昏睡、食欲废绝、呕吐、便秘、尿黄、后肢麻痹不能站立,少数病猪强烈抽搐拌尖嚎叫,这类型病猪大多预后不良,死亡较快(发病3d以内),在病猪中的比例占3%左右。
  (3)亚急性的多为4月龄以上,体重40kg以上的架子猪(育成猪),高烧41℃以上间歇热,眼结膜炎,部分咳嗽、流涕、呼吸短促,部分病猪后躯无力,共济失调,食欲时好时坏,多数便秘,粪球干硬,外表包裹肠黏膜,少数先便秘后腹泻,个别呕吐、喜卧、沉郁昏睡,发病数日后部分病猪耳、鼻、腹下、外阴、后躯皮肤紫绀(蓝紫),这类型病猪,病程20d左右,死亡率较低,占发病数的80%以上,有的病愈猪一段时间后重新发病。
  (4)妊娠母猪突然厌食、沉郁、嗜睡、喷嚏、咳嗽、气喘,发情不正常或不孕,病后期30%左右的发生早产、流产、弱胎、死胎、木乃伊胎,有5%左右的死亡,少数母猪双耳、腹侧和外阴皮肤有青紫色和蓝色斑块。
  (5)公猪嗜睡、厌食、呼吸异常、配种能力下降。
  (6)3个月以下的幼猪病情较重,特别是40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高烧41℃以上,打颤挤堆,渴饮、后肢无力,行走摇晃不稳、咳嗽、流鼻涕、呼吸急促,呼吸时整个身子随之颤动,耳及腹下时有发红、眼结膜炎,眼睑水肿、食欲不佳、病情严重的食欲废绝,个别呕吐,后躯麻痹,四肢划动、抽搐,发病后4~8d天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率40日龄以内哺乳仔猪80%~100%,断奶后3个月龄以内的猪50%左右。
  病猪普遍喜食青绿饲料,厌食平时所喂饲料,多渴饮,喜找潮湿阴冷的地方睡卧,有的病猪时有鼻出血,睁眼易出血。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

下一篇:仔猪副伤寒的症状与防治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