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闲情逸致 > 精典网摘 > 文章

中秋节的源流与文化意蕴

时间:2014-09-08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在中国众多影响广大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具有独特的情致。它以月亮为核心,古人常称中秋节为月夕、月节、拜月节。同时,历史上许多动人的传说也都与这一节日有关,诉说着它的文化意蕴,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此外,中秋节强调团圆的内涵,它不仅是一个团圆共福、天涯同庆的节日,也是一个诗酒添香、连通血脉的节日。
    起源:拜月与秋尝
    对于中秋节的起源,学者们有两种观点:一是月亮崇拜,二是秋季祭祀。月亮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起源很早。中国古人认为,日、月是世界的两极,分别是阳和阴的代表。《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礼记·祭义》中记载:“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在阴阳观念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古代帝王形成了“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民间信仰之中,更是日、月并提,同时崇拜。单就月亮而言,月之盈亏轮回,对古人来说既神秘又亲切,形成了月亮崇拜,得出了朔望历法。前者延续了对“月”的信仰意义,后者衍化出一年四季的观念。
从形成之初,中秋节有三大习俗贯穿始终,千载而不衰,即祭月、赏月与玩月。祭月又称为“拜月”,是典型的“崇拜”信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月亮的崇拜方式有所变化,但发自内心深处的敬仰却从未忘却。从唐时开始,中秋的赏月、玩月主题已非常突出,拜月主要由女性担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俗。
    在古代,春祭叫祀,秋祭叫尝,“秋尝”是天子与诸侯于秋季举行的宗庙之祭。《左传》中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我国向来“以农立国”,百姓则“靠天吃饭”,上天福佑之下的农业丰收是需要感恩与谢酬的,春夏秋冬四季,皆有祭祀。春天要祭祀天地之神,以祈丰收,谓之“春祈”;秋天收获之后要祭祀社稷之神,以谢神佑,谓之“秋报”。因此,月亮崇拜也好,秋季祭祀也罢,实际上都是先民敬畏自然的一种表现,与“年”之形成有同样的意义与形式。只是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和人们的主动选择,“年”的祭祀成分越来越重,包括祭祀先人、祭祀百神、祭祀天地万物等;而秋之祭祀,在中秋节中体现得越来越弱,在某些地区已由中元节替代。
    传播:神话与传说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农事、历法、天象、岁时紧密相连,而节日得以久传与广布,则与神话传说有关。其中,中秋节的故事有3个最为典型,即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版本也很多。最为流行的是“嫦娥被逼吞药”。另有版本是嫦娥偷吃仙药,飞升月宫之后变成蟾蜍;或射日之后的后羿变得狂妄自大,美丽善良的嫦娥担心百姓遭受后羿的长期祸害,便偷偷吞下不死药等。除了不同版本的口头传说外,嫦娥奔月的故事也散见于各种文献典籍中。学者考证,此故事首见于战国末期的古书《归藏》:“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淮南子·览冥篇》中有更为详细的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妻恒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另《初学记》卷一引古本《淮南子》所描述的嫦娥最终是“托身月宫,化为蟾蜍,而为月精”等。嫦娥故事变体异本多姿丰富,昭示着这一神话故事的永恒魅力。
    玉兔光中系小桅,长虹影里倒樽罍。诗人问:“月中何有?”答曰:“白兔捣药。”月有玉兔之说,民间久已流传,故事异文之多达六七种。这些异文之间看似没有任何联系,实际上贯穿一条主线,即善有善报的道德评价,人之共有的良善认可,以及子孙绵延的文化信仰等。玉兔故事的社会关系体现,首先是农耕文明的文化理念,其次是庶民百姓的情感与生活积淀。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月中有桂”的最早文字记载是《淮南子》:“月中有桂树。”晋人虞喜又有《安天论》云:“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焉。”宋之问有诗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李白则云:“欲折月中桂,持为寒者薪。”从唐代起,人们用“月中折桂”“蟾宫折桂”来形容读书人科举应试。也是在唐代,桂树与吴刚联系了起来,遂为“吴刚伐桂”的故事。具体说来,这一故事也有几个版本,呈现出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百姓对文化认同的差异。也许因为原初的版本既没有说明吴刚因何被罚,也没有指出月中为何有桂,后人对这一故事的猜想,也便见仁见智了。
    象征:月团圆人团聚
    古人有云: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中秋之夜,月如玉盘,光色皎洁,取意“团圆”,是再恰当不过的象征,故而人们又将农历八月十五称之谓“团圆节”。团圆节的意味从中秋节诞生起,虽已不言自明,但却是经过不断的发展,才逐渐演变为中秋节的重要主题。在唐代,诗人杜甫曾用中秋明月反衬自己漂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写下《八月十五夜月》一诗。不过总体看来,浪漫有加的大唐之人,多以“赏月”为最。时至两宋,朝廷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官员们放假一天,这一具有公共意识的朝廷命令,给已经初具市民社会形态的宋王朝以家聚的可能,节日的团圆趋向日渐浓重。明清以降,理学观念浸染乡里,家族、宗族观念日益强化,中秋团圆之意更加突出。文献中有关“团圆节”的最早记载在明代。明人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卷二《熙朝乐事》中有录:“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女归宁,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在今天,团圆更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旨。象征团圆的月饼,成为民众过节的情感载体,也代表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祈盼。人们于十五月圆之夜,家庭聚饮、共叙天伦。亲情围绕的节日之乐,是百姓心中最难忘的生命体验。就国家层面而言,天涯共此时的中秋,更是连通华夏儿女的重要时刻。因此,中秋节的团圆象征,不单停留在小家之聚上,更扩充到了大家、国家乃至天下的和美与共。从这一角度看,在所有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中,中秋节最具有与世界对接的潜力与可能,其永恒的节日魅力将为世界人民所共享。

上一篇:四则职场寓言改善生存环境

下一篇:盘点食物中的6大“清毒高手”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