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8-25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对一起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以皮肤坏死、疖肿、皮炎和死亡为特征的疫病诊断为葡萄球菌性皮炎,经采取措施后收到了好的防治效果,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中宁县新堡乡刘营村13队吴某存栏母猪80头,育肥猪200头,自繁自养,采用水泥圈饲养。2004年7月下旬开始,有5头母猪先后共产仔56头。2头母猪产后1~2天出现不食、发烧、乳房肿胀、拒绝哺乳,经应用药物后恢复正常。56头仔猪中有部分在产下5~10天后开始发病,有的仔猪生长至4~6周龄发病。9月6日,前来送检病料诊断,7日到饲养现场进行了实地调查和临床剖检诊断,并采集了病料。现场观察到猪舍地面为水泥地,圈墙为水泥墙,但均非常粗糙,圈舍卫生差,圈舍南墙边堆积大量猪粪。发病仔猪用过青霉素、链霉素、鱼腥草和安痛定,但药效不显,仔猪生长缓慢,发育明显小于同批健康仔猪。经统计,56头仔猪共发病27头,先后死亡14头,发病率48.2%,病死率51.9%。 2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病猪精神不振,被毛逆乱,眼结膜潮红。5~10日龄后发病的猪在膝、蹄冠、肘、跗关节及蹄上的皮肤坏死,有的蹄底部肿胀,有的在眼眶边缘、脸部、耳后根、关节有突出于表面的肿胀物,触诊时有痛感,大小如蚕豆大至红枣粒大,前期肿胀物较硬,逐渐变软触之有波动感,穿刺流出淡灰白色稀薄脓汁,有的因磨擦至表面破溃流出黄色或灰白色混有血样的脓汁,并有臭味。4~6周龄的仔猪在眼睛周围、耳廓和背、腹部皮肤上出现红斑和微黄色小水疱,破溃后流出清朗的黏液或浆液,干燥后形成微棕色的鳞片状物或痂皮状结节,皮肤增厚,形成皱褶,有的皮肤变得黏湿及呈油脂状,出现瘙痒症状,常在墙壁或地面磨擦,擦去痂皮后出现鲜红创面。刮取病变部与健康部交界处的皮肤和痂皮作进一步检查。测得5头病猪(5~10日龄后发病猪2头、4~6周龄发病猪3头)的体温在40.6~41.5℃之间。发病后期消瘦,拱背,懒动,卧于一隅,吃奶次数或采食量减少乃至废绝,最后衰竭死亡,病程4~10天。剖检见到各肿胀部位有灰白色脓汁或灰白色或淡黄色干酪样物。肝脏肿胀瘀血,肝表面有高梁粒至黄豆粒大的散在灰白色坏死灶。肺脏瘀血,表面有黄豆粒至蚕豆粒大的化脓灶,切面流出淡灰色脓汁。脾脏肿胀、瘀血。肾脏肿胀、瘀血,个别见肾表面及肾切面的肾盂肾盏部有散在高梁粒至黄豆粒大的化脓灶。心包内积有淡黄色多量的液体,心肌松软。肠系膜淋巴结肿胀、瘀血;肠黏膜充血、出血,肠内容物为暗褐色稀糊状或较为干硬的圆球状。 3 实验室诊断 (1)取病死猪肿胀部位的脓汁置于载玻片上,蘸取无菌生理盐水混匀;取肝脏、肺脏、肾脏的病变部位触片;取心血做血涂片、脾脏触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有多量(脓汁片)或散在(其他组织片)单个圆形阳性球菌。 (2)取各部位脓汁,病死猪的心、肝、脾、肺脏、肾、肠系膜淋巴结无菌接种于普通肉汤、普通琼脂和鲜血琼脂上,37℃培养24 h。普通肉汤均匀一致浑浊;在普通琼脂和鲜血琼脂上长出边缘光滑、隆起、湿润的灰白色菌落;室温放置后部分菌落逐渐呈土黄色至金黄色。取坏死部位的皮肤和皮炎型病猪的皮肤接种于含10% NaCl的普通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 h,长出灰白色菌落,再转接种于普通琼脂、普通肉汤和鲜血琼脂上,培养特性同上。将上述培养物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单个、成对或葡萄串状阳性球菌。 (3)血浆凝固酶试验表明,不同猪体内分离出的细菌3株试验菌株均在?2~6 h内使血浆凝固。对照管不凝固。 (4)其他生化试验:溶血性试验阴性;过氧化氢酶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甘露醇、蔗糖、乳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能在含7%NaCl的琼脂培养基上生长。 (5)选取临床健康、体重20g重的小鼠6只分为3组,任取上述2株分离菌的18h普通肉汤培养物,分别接种第1、2组试验组,每只皮下接种肉汤培养物0.3ml;第3组对照组皮下接种无菌肉汤0.3ml。结果试验组小鼠80h内全部死亡,取病料培养回收到接种菌。对照组健活。 (6)选取3株菌、28种药敏纸片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3株菌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即对菌必治、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氨苄、先锋噻肟、环丙沙星高敏;对新霉素、先锋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恩诺沙星、磺胺+TMP、四环素、新生霉素、强力霉素、林可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壮观霉素、苯唑青霉素、去甲万古霉素、链霉素中度敏感;对磺胺甲基异恶唑、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土霉素、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氟哌酸不敏感。 (7)将刮取的皮肤病料分别置于试管中,加入10%KOH溶液,煮沸5min,离心沉淀5min,用吸管吸取沉渣镜检,结果未见到虫体。 |
上一篇:猪胃溃疡诊断与防治
下一篇:猪细颈囊尾蚴病的临床诊治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